编辑推荐1. 林语堂推许为“日记模范”本书面世于清末,后数次翻刻,民国间被周作人发现后,推荐给林语堂,林语堂特地撰写五千字长文《〈游山日记〉读法》,推许为“日记模范”并阐述理由,赞许其“有小有大”“有透彻议论有幽默风格”“闲散自然、涉笔成趣”等多种妙处,并推荐重新整理出版,周作人为之作序,周...
这里有一份不错的资源 点击[游山日记]即可获取~ 你觉得这个资源能帮到你不,要是还有其他资源需求,尽管告诉我哦~
《游山日记》被林语堂称赞为“日记模范”,并专门撰写五千字长文《〈游山日记〉读法》,一一指出其妙处,大加推崇。是书共12卷,前10卷称“天香随笔”,即舒梦兰在嘉庆年间居游庐山一百日中所作日记;后2卷称“天香手稿”,为期间所作诗赋。日记正经中杂以诙谐,行文如行云流水,幽默而不流于尖酸,洵为上乘小品,上乘...
《游山日记》为清代文人舒梦兰于嘉庆九年(1804年)避暑客居庐山所记,1936年4月曾由宇宙风社出版,近经于淑娟整理,中华书局出版。该书记录山居生活,文风淡泊平和,但充满趣味,曾被林语堂推许为“日记模范”。作者不故作高雅而自然风流蕴藉,不以文人身份自矜,反倒常常自我解嘲,记食物缺乏,最后连纸也少,却穷...
《游山日记》本不为写人,却常常在山居的琐细小事中,三言两语,就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一个率真自然乃至悖世脱俗的自我形象。如卷三甲午条: 朝饭云中,一彩蝶乘云游戏至檐下,为蛛网所缚,吐哺救之。 彩蝶遇难,舒梦兰“吐哺救之”,急切之情,与常人惯有的冷漠完全不同。这缘自作者对美好事物与自然生灵的热爱,也缘于...
游山日记。给在字一六日。天色甚朗。竞导者各携饰上山,过光寺。从左上,石峰环,其主石为积雪所开,一望如王:木草草中,仰见群峰盘时,天都独然上能。数里,愈液,雷愈深,其阴处冻雷成冰,坚滑不容着耻,余独前,树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此法得度,上豆平同,则莲花、云门诸峰,...
最新章节: 二 一九三六年本序、《游山日记》读法、跋(1) 文学 中国古代随笔 《游山日记》被林语堂称赞为“日记模范”,并专门撰写五千字长文《〈游山日记〉读法》,一一指出其妙处,大加推崇。是书共12卷,前10卷称“天香随笔”,即舒梦兰在嘉庆年间居游庐山一百日中所作日记;后2卷称“天香手稿”,为期间所...
(二)文言文阅读《游山日记》①二则【甲】晴凉,天籁又作。此山不闻风声日盖少泉声则雨霁便止不易得。昼间蝉声松声,远林际画眉声,朝暮则老僧梵呗声和吾书声,比来静夜风止,则惟闻蟋蟀声耳。【乙】朝晴暖。暮云满室,作焦曲气,以巨爆击之不散,爆烟与云异,不相溷②也。云过密则反无雨,令人坐混沌之...
周作人曾于散文中多次征引《游山日记》中的文字,其中一篇《游山日记》更以夜读抄的体例,多加抄撮。其中文字,读来饶有趣味,如卷三乙未(九日)条: 朝晴凉适,可着小棉。瓶中米尚支数日,而菜已竭,所谓馑也。西辅戏采南瓜叶及野苋煮食,甚甘,予仍饭两碗,且笑谓与南瓜相识半生矣,不知其叶中乃有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