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选一)“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曹唐此小游仙诗选取玉箫金瑟、桑叶海水等意象,营造出清冷仙风,“净扫”“略邀”用词灵动,勾勒出洒脱不羁的仙人形象,向王母求长生之事直白而富有意趣,以简洁明快语言展现仙境日常与仙人意态,在众多...
游仙诗魏晋: 嵇康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自遇一何高,独立迥地双。 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 飘遥戏玄圃,黄老路相逢。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 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踪。
游仙诗 [ yóu xiān sh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 yóu xiān shī ] 古代借歌咏仙境以抒发情怀志向之诗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游仙诗最经典十首 郭璞游仙诗原文及翻译 梦游天姥吟原文全篇 郭璞游仙诗十四首 游仙诗嵇康 游仙诗其三 游仙诗七首 游仙诗...
张瑞图草书《郭璞游仙诗》,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为张瑞图草书节录晋代郭璞的《游仙诗》之三首及梁简文帝萧纲《仙客诗》,文字与原诗略有出入。 张瑞图(1570-1641年),字长公,号二水,又号果亭山人,福建晋江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探花。天启七年(1627年)召入内阁。为魏忠贤撰生祠碑,致士林耻之。
游仙诗两汉:曹植 人生不满百。 戚戚少欢娱。 意欲奋六翮。 排雾陵紫虚。 虚蜕同松乔。 翻迹登鼎湖。 翱翔九天上。 骋辔远行游。 东观扶桑曜。 西临弱水流。 北极登玄渚。 南翔陟丹邱。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
两晋时期诗人郭璞是因游仙诗而闻名的第一位诗人,在郭璞之后,就属曹唐。据记载,曹唐创作的游仙诗有一百余首,数量上是空前的,从质量上来看,他可以与郭璞相提并论。曹唐的游仙诗可以分为大游仙诗和小游仙诗,大游仙诗以七言律诗为主,小游仙诗则以七言绝句著称。从内容上来看,大游仙诗以仙话、传说、故事编纂...
郭璞,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东晋时期著名的学者、文学家、道教方士,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游仙诗体的鼻祖,代表作《游仙诗》组诗最早辑录于南朝萧统《昭明文选》,现存有完整者十篇,残句数则。全诗是诗人隐遁山林学道修仙的自叙,完整地反映了魏晋时期隐遁士人为摆脱悲剧性命运及其所带来的焦虑、...
郭璞的游仙诗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上乘的,写出如此之多的游仙诗自然与魏晋玄学影响密不可分。他借游仙而咏怀,在创作理念上继承阮籍咏怀诗笔法,并发扬光大。他的游仙诗艳逸,内心较为轻松,具有道家仙风道骨之韵味。另外,郭璞的游仙诗还继承”三曹“创作手法,同时也有创新,层次更高,批判程度更胜于”三曹“。值得...
张瑞图 《草书郭璞游仙诗》 辽宁省博物馆藏 释文: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清源无曾[原诗为“增”]澜,安得运吞舟。 珪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 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夏居[原诗为“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
解析 两晋之际诗人郭璞的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将老庄思想与道教神仙之说相混合,寄寓仕宦失意、惧祸避世的情绪和苦闷情怀。名为“游仙”,实为咏怀,抒发怀才不遇和对现实的不满之情。郭璞的诗形象鲜明,比喻贴切,词采清新,气势挺拔,寄兴深远,较之当时盛行的“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要高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