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手法:温通针法。 针灸治疗疾病起效有三方面的关键因素,辨证、选穴配方、针刺手法。精准辨证是认识睡眠的基础,选方配穴是治疗的基础,针刺手法则是疗效的关键所在。温通针法是全国著名针灸家郑魁山教授经过七十余年的临证经验结合家传手法总结提炼出来的针刺手法,对多种疾病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针刺治疗失眠注意事项...
1 “温通针法”的操作方法 左手拇指或食指切按穴位,右手将针刺人穴内,候气至,左手加重压力,右手拇指用力向前捻按9次,使针下沉紧,针尖拉着有感应的部位连续小幅度重插轻提9次,拇指再向前连续捻按9次,针尖顶着有感应的部位推弩守气,使针下继续沉紧,同时押手施以关闭法(即左手拇指按压于穴位下方经络,防止针...
治法:患者取俯伏位,在天宗穴处用指压法找到敏感点,左手拇指为押手,右手持40mm毫针直上斜刺25mm左右,得气后即行温通针法,使针感沿肩胛传至肩关节部,针尖顶住感应部位守气1分钟,然后退针至皮下,将针向下呈30°角刺入30mm左右,同样得气后施温通针法,...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郑魁山教授所独创的“温通针法”,包括“过眼热”“穿胛热”“通督热”“周天热”等针法。这些针法体现了郑教授对针灸学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对于推动针灸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穿胛热针法 以天宗穴为主,运用温通针法,使热感深入肩、臂部,达到散寒止痛的效果,这便是“穿胛热”...
导读:“温通针法”是郑魁山老先生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独创的治疗各种疑难杂证的特色针刺手法,该手法补泻兼施,具有温经通络、化痰浊、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扶正驱邪的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头面五官疾病、脑病、风寒湿痹等难治性病证常获良效。
治法:患者取俯伏位,在天宗穴处用指压法找到敏感点,左手拇指为押手,右手持40mm毫针直上斜刺25mm左右,得气后即行温通针法,使针感沿肩胛传至肩关节部,针尖顶住感应部位守气1分钟,然后退针至皮下,将针向下呈30°角刺入30mm左右,同样得气后施温通针法,使患者感觉肩关节有抽动感,守气1分钟;再退针至皮下,如此反...
温通针法是老师郑魁山教授的家传针法,风池、百会、四神聪、绝骨、肾俞、三阴交是郑老临床上治疗小儿脑瘫的经验穴。温通针法与经验穴的配合,是郑老几十年来在临床上用来治疗脑瘫行之有效的经典组合。从穴位主治来讲,百会、四神聪为头部穴位,脑为元神之府,头为诸阳之会。而督脉又能总督一身之阳气,故针刺二穴可激...
“温通针法”是郑魁山教授首创的治疗疑难杂症的特色针刺手法之一, 是在“烧山火”、“热补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突显了“温”、“通”、“补”之效。“穿胛热”和“过眼热”是“温通针法”中的代表性技法。为促进“温通针法”的临床应用, 对其理论基础与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温通针法在内关穴的应用 针刺时左手拇指按压在内关穴近腕横纹处,右手持针刺入内关穴施以温通针法,使针感传向心胸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心脏功能的作用,可宽胸降气、活血通络、宁心安神。临...
以天宗穴“温通针法”为主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其所选腧穴有天宗、肩髃、肩髎、肩前。系局部取穴为主,乃“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理论的具体应用。肩髃属手阳明经,肩髎属手少阳经,肩前为经外奇穴,此三穴合称“肩三针”。天宗穴属手太阳小肠经,“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穴主之”。同时,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