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会约》卷十四〖组成〗当归2-3钱,川芎1钱,炮姜5分,白芍(酒炒)1钱半。 〖来源〗《会约》卷十四。 〖主治〗妇女血寒,月经后期者。 〖用法〗水煎服。 温经汤-《竹林女科》卷一〖来源〗《竹林女科》卷一 〖组成〗人参5钱,砂仁5钱,白术(蜜炙)1两,川芎1两,熟地1两,当归1两,厚朴(姜汁...
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通脉,暖宫散寒;当归、阿胶、芍药、麦冬养血滋阴,兼以润燥;川芎、丹皮化瘀疏肝;人参、甘草补中益气,半夏、生姜和顺脾胃,以资生化之源。诸药合用,气血双补,肝脾同调,以温为主,重在温养气血,使脉道充盈,血脉舒畅,兼以化瘀,新血生,瘀血去,其证自愈。 温经...
严格地讲,温经汤的治疗如春天的气候是温和而流畅,它不同于附子汤的治疗如夏日炎炎而以流火烁金为能事,两方的特点不同,所以证候亦各有所异。2、从药物结构进行分析温经汤的吴萸、桂枝、生姜以温寒通气为主;而阿胶、麦冬、丹皮、当归、芎䓖、芍药以润燥补血为主;人参、甘草则甘温以扶正;半夏则调和阴阳,...
【方剂名】温经汤,出自汉·《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麦门冬各三两(各9克),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去心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各二两(各6克)。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冲。 【功效】温经...
温经汤是《金匮要略》中的经典处方,主要功效为:温经散寒(温煦人体经络,祛除体内寒邪),养血祛瘀(通过滋养血液来祛除瘀阻)。 可以用于治疗下焦(肠道、膀胱、子宫、阴部、下肢等处)虚寒,瘀血阻滞导致的崩漏,血块多且色暗红,月经经期不规律,下腹部冷痛,腹部坠胀,午后及夜间手心发热,心烦易怒等症。
温经汤的功效主治温经散寒,养血祛瘀。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月经不调,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者。用法上十二味,以水l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备注】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为君;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养血...
温经汤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等功效与作用。 1.温经散寒 方中吴茱萸、桂枝等药物可温通经脉,散去体内的寒邪,对于因寒邪凝滞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有改善作用。寒邪得祛,可促进气血运行通畅,缓解因寒邪引起的各种不适症状。 2.养血祛瘀 当归、川芎等既能养血又能活血,可补充体内血液,同时化解瘀血。通过养血使...
温经汤方 【方剂组成】吴茱萸10克,当归、芎藭、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各6克,半夏10克,麦门冬18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既用吴茱萸汤去大枣加桂枝降逆止呕以驱胃之寒,又用麦门冬汤去大枣滋枯润燥以补胃之虚,另以当归、芎藭、芍药、阿胶、丹皮行瘀和血以调经脉。胃为生化之...
14、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方药】半夏15g 麦冬15g 当归10g 川芎6g 白芍10g 党参10g 桂枝10g 阿胶6g(另包,用法见13方)牡丹皮10g 吴茱萸5g 甘草6g 生姜6片 【笔者经历】患者病症:虚证妇科病之恶寒或口舌干燥者。献曝语:有的妇科病,用前述方剂可以治愈,但可能服药量多。如腰部具有恶寒严重一症,笔者...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则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日: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