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温恭人维德之基的意思:宽厚、和气、恭敬地对待别人,是维系道德的基础. 【出处】《诗经·大雅·抑》。 【注释】①温:第一个温,指宽厚,包容;第二个温,指和气。 ②恭:谦恭,尊重。③维:维系。 【译文】宽厚、和气、恭敬地对待别人,是维系道德的基础。 【赏析与启迪】 天地因为包容,才有四时之变;大海因为包容...
言内有其性,乃可以有为德也。”“荏染柔木,言缗之丝”在此章中起比兴兼备的作用,“荏染柔木”之所以是良好材料,正是因为它可用以制作琴瑟乐器,而君子之所以温温然、恭谨守礼是因为其深厚品德作为其根基,故“维德之基”乃是人的内在本质,“温温恭人”是这一本质的外化...
如果你是明智人,古代名言来奉告,马上实行当作宝。如果你是糊涂虫,反说我错不讨好,人心各异难诱导。 词语释义 温温:柔和貌;谦和貌。润泽貌。和暖;不冷不热。 小提示:"温温恭人,维德之基。"中的词语释义来自AI,仅供参考。 相关分类 温温维德 全诗 原文译文拼音版 诗经 不详 查看诗经的诗句...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见于《诗经·大雅·抑》:“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 郑笺云:“柔忍之木荏染然,人则被之弦以为弓。宽柔之人温温然,则能为德之基止。言内有其性,乃可以有为德也。”“荏染柔木,言缗之丝”在此...
《荀子》一书引《诗经·大雅·抑》之篇六次,其中引用“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更是多达三次,分别在《不苟》《非十二子》《君道》三篇。此引诗三处,虽然并无统论之意,但纵览此三篇所引之处行文,其立意逐渐拔高,在“维德之基”的基调下对君子品性展开讨论,最后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的意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的意思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这句话首先出自《孟子》中的一则典故,具体内容是: 孟子问梁惠王:“王好道乎?”梁惠王说道:“善哉问之,吾每朝朝思暮思之,所以日夜奋励,不敢怠慢。” 孟子又问:“王知贤乎?”梁惠王回答道:“吾愿闻之。”孟子说:“凡有所不善,能改...
《荀子》一书引《诗经·大雅·抑》之篇六次,其中引用“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更是多达三次,分别在《不苟》《非十二子》《君道》三篇。此引诗三处,虽然并无统论之意,但纵览此三篇所引之处行文,其立意逐渐拔高,在“维德之基”的基调下对君子品性展开讨论,最后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
《不苟》篇中“夫是之谓至文”是对前文的总结,“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是对“至文”的总结,显然“至文”与“维德之基”并非同一维度的概念,据前言可将“至文”视为“维德之基”的结果。也就是说“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寡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这些品质皆...
《君道》 《诗》曰:“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诗经.大雅.抑》上有道是:“温文尔雅,成为各种德行的规矩。”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诗经·大雅-抑》 又坚又韧好木料,制作琴瑟丝弦调。温和谨慎老好人,根基深厚品德高。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