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全词翻译赏析 《更漏子·玉炉香》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词抒写思妇的离愁。上阕写室内物象,虽是温暖祥和的场景,但孤独的思妇辗转难眠而容颜不整,鬓发散乱,忍受着枕衾间的寒冷与痛苦;下阕通过写思妇在室内听到室外的雨声来描摹人物的心情。全词从室内到...
有没有特别的含义?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首词有没有什么与作者经历有关的深层含义?反馈 收藏
玉炉香1,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注释】 1.玉炉:指香炉, 玉者言其精美。画堂秋思:指画堂秋思之人。 【译文】 玉炉香烟飘渺,红蜡烛泪水掉,偏将那画堂秋思妙女照。你看她:鬓发残乱、眉黛儿薄,夜儿静悄悄、衾枕寒峭...
温庭筠《更漏子》赏析 更漏子 玉炉香(一作烟),红蜡(一作烛)泪,偏照(一作对)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一作来)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一作心)正(一作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冰若《栩庄漫记》曰:“飞卿此词,自是集中之冠.”此词在温词中确为很有分量的一个.正如唐圭璋先生...
更漏子·玉炉香朗读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诗词 拼原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的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
最美花间词|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更漏子·玉炉香 【唐】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那时候的我,头插金钗,俊俏的双颊微微染红,那是羞涩的痕迹。那一年的阳春三月,清风拂面,温和的阳光淡淡地落在了层层...
温庭筠诗词《更漏子·玉炉香》原文译文赏析 《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译文】 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原文+赏析 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原文+赏析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双调四十六字,上片两仄韵、两平韵,下片三仄韵、...
温庭筠这首《更漏子·玉炉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这首词通篇写画堂人的“秋思”和“离情”,借“更漏”夜景咏女主相思情事。从夜晚写到天明,抒写思妇深深的离愁。从室内到室外,从视觉到听觉,从实到虚,构成一种浓郁的愁境。全词融情入景,由景见情,辞采密丽,细腻柔婉,疏淡流畅,语浅情深,一密一疏...
“更漏子”是词牌名,本意为吟咏深夜滴漏报更的小曲。唐人将夜间另称为“更漏”,唐诗中也时见“更漏”,但作为词牌名的“更漏子”,却是始于晚唐时期的温庭筠。温庭筠尤擅此调,除了此篇《更漏子·玉炉香》外,还有一首《玉炉香·柳丝长》也很唯美,多有神来之笔。“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上阕前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