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原理:温度影响淀粉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淀粉的水解,滴加碘液,根据是否出现蓝色及蓝色的深浅来判断酶的活性. 实验步骤: 步骤一: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分别注入新鲜唾液淀粉酶溶液. 步骤二: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管分成三组分别放入100℃、60℃的水中和冰水混合物中,...
本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 (2)小问详解: 1号试管最终变蓝色,说明淀粉分解较少或没有被分解,故说明 4℃条件下淀粉酶活性较低或无活性。 (3)小问详解: 分析表格可知,3号(37℃)和5号(95℃)的实验结果相同,4号(37℃)和6号(95℃)的实验结果不同,故...
(1)从该实验可以看出,自变量是温度,根据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影响从而出现淀粉是否能被分解,所以因变量是淀粉的有无,无关变量有PH.(2)根据三个温度的值可以看出,第一个和第三个温度0℃和100℃,温度越低... 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先设置温度,再加入酶.由于每种酶的活性都有最适温度,在此温度下,其...
解答 解:(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温度.由于加热可以促进过氧化氢分解,因此不能选择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探究.该方案中淀粉酶溶液滴加2滴,不能过多,主要是为了避免酶的含量太高导致反应速率过快,无法比较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的差别.(2)根据表中信息可绘制柱形图如下:;根据表...
(9分)请回答下列有关温度与酶活性的问题: (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将盛有2mL唾液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和盛有2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编为一组,共四组。在0℃、20℃
[详解](1)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酶A活性的影响,设置了20℃、30℃、40℃、50℃、60℃共5个温度,所以可判断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2)图甲数据只有温度20℃到60℃5个温度条件下数值,虽然这五个值中60℃催化效率最高,但未能得到温度超过60℃后单位时间内淀粉剩余量的相对值,所以并不能确定60℃就是最适温度,...
解:由于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先设置温度,再将反应物和酶液混合,因此根据实验的第一步可以确定第二步和第三步。 根据实验提供的材料,此处应选用碘液鉴定淀粉被水解的量,因此需要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由于酶在高温下失活,低温下酶活性降低,只有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最强,因此A、C试管...
实验四-3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实验四响 一、实验目的 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并了解最适温度的定义。二、原理 对温度敏感是酶的一个重要特性,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和一般催化剂一样呈现出温度效应,提高温度可以提高酶促反应速度,但另一方面又会加速酶蛋白的变性速度,所以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酶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
分析: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探究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淀粉的分解情况. 解答:解:A、步骤③三支试管的温度设置没有错误,A错误;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酶与底物应该同时处于设定的温度环境中,所以步骤②和步骤③...
(1)根据实验目的: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可以用试管内加碘液后颜色的变化表示.从操作顺序看,实验步骤存在不合理,淀粉酶溶液与淀粉溶液混合与保温的正确顺序应该是先混合再保温,以避免淀粉与淀粉酶混合前先反应.(2)据表格分析,25℃~45℃,淀粉分解最多,故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