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渔家傲》一词开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极力渲染边塞秋季风景的独异,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表现了边塞地区的萧条寂寥。 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它处在层层山岭的环抱之中;下句牵挽到...
渔家傲·秋思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及注释 更多 作者:佚名 译文一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
诗词欣赏:渔家傲 秋思 宋 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
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秋思朗读 宋代: 范仲淹 拼 译 繁 原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下载这首诗 赞() 宋词三百首 初中古诗 秋天 边塞 思乡 渔家傲·秋思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
《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公元1040年左右,此时的范仲淹在西北边疆担任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负责抵御西夏的侵扰。在这段时间里,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因此对战争和士兵的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 范仲淹出身贫寒,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朝廷重臣,他曾提倡改革...
【原文】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翻译】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
《渔家傲•秋思》北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小学生必背诗词 29.60万1163免费订阅 104-2 生查子•元夕·北宋 欧阳修(翻译) 34401:30 105-1 渔家傲•秋...
29.渔家傲 · 秋思北宋·范仲淹参考译文诗词原文理解鉴赏炼字:“异”字统领上片,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景色的不同,西北边疆秋季风光与中原塞下秋来风景异,为下片抒发念家思归之情做铺垫。不同,大雁向南飞往衡阳,衡阳雁去无留意。用典:化用“衡阳回雁峰”的传说,以南归大雁径去不留,反毫无逗留之意。衬出边地的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