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血解毒丸,清血解毒丸为黄色的水丸;味甘,苦。功能与主治是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用于疮疖溃烂初期,灼热发热及咽喉肿痛,目赤,口疮,牙痛。清血解毒丸采用口服,一次6g,一日 1~ 2次。
病情分析:清血解毒丸是一种常用于中医领域的药物,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祛风止痒。 1.清热解毒:清血解毒丸能够有效地降低体内异常升高的热毒水平。对于因热毒所致的症状,如喉咙痛、发热等,有显著缓解作用。 2.凉血消肿:该药物具有凉血作用,可以改善一些由血热引起的疾病,如皮肤红肿、出血等症状。 3.祛风止...
病情分析:清血解毒丸指的是清瘟解毒丸,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风散肿止痛等功效。清瘟解毒丸是一种中成药,含有多种清热泻火的中药,如大黄、荆芥、蒲公英等,具有良好的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因上火、或感受风毒热、虫毒引起的牙龈或身体局部红肿热痛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服用该药时需谨遵医嘱,严控...
清血解毒丸为黄色的水丸;味甘,苦。功能与主治是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用于疮疖溃烂初期,灼热发热及咽喉肿痛,目赤,口疮,牙痛。清血解毒丸采用口服,一次6g,一日 1~ 2次。下面我们来看看清血解毒丸的成分介绍吧。 清血解毒丸成份:大黄 100g 荆芥 50g 蒲公英 50g 防风 50g 苦地丁 50g 黄芩 50g 连翘 50g 甘草 ...
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清血解毒丸 拼音名:QingxueJieduWan 标准编号:WS3-B-0415-90 【处方】 大黄100g 荆芥50g 蒲公英50g 防风50g 苦地丁50g 黄芩50g 连翘50g 甘草50g 关木通50g 地黄50g 【制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黄色的水丸;味甘,苦。
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黄色的水丸;味甘,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用于疮疖溃烂初期,灼热发热及咽喉肿 痛,目赤,口疮,牙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 1~ 2次。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清血解毒丸 汉语拼音:Qingxue Jiedu Wan【作用类别】【成 份】大黄 荆芥 蒲公英 防风 苦地丁 黄芩 连翘 甘草 关木通 地黄 【性 状】本品为黄色的水丸;味甘,苦。【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用于疮疖溃烂初期,灼热发热及咽喉肿痛,目赤,口疮,牙痛。【规 格】...
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更多:https://www.bmcx.com/ 【性状】 本品为黄色的水丸;味甘,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散风消肿。用于疮疖溃烂初期,灼热发热及咽喉肿痛,目赤,口疮,牙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 1~ 2次。 【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