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石家庄的古韵之地,一座巍峨的石碑映入眼帘——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又称李宝臣纪功碑。📸 这座石碑立于唐永泰二年(766年)七月,其上篆刻着“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十二个字,古朴而庄重。🏺碑文以楷书镌刻,共29行,1398字,虽历经风雨,但现存1007字,依旧清晰可辨。📖 这些文字是对成德军...
这清河郡王纪功碑啊,那可老有故事了。 我第一次见到清河郡王纪功碑的时候,那是在一个阳光正好的日子。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那个有纪功碑的地方游玩。我们刚到那儿,就看到好多游客围着那碑在那看呢。我的小伙伴小李,是个急性子,他一下就挤到前面去了。“哇塞,这碑看起来好古老啊。”他大声地喊道。我...
在正定大十字街以北路的西侧,常山影剧院和另一建筑之间的狭小方寸中,有一尊唐代古碑——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我是在王家烧麦吃完中饭后,漫步来此的。此碑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在两边建筑物的掩映下,显得很是其貌不扬,也鲜有路人为它驻足片刻。“清河郡王”是谁?他又做过什么伟业被人歌功...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 1.前言 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大唐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清河郡王。这位王爷可不简单,他在位期间可是做了不少好事,简直是个活生生的“人民公仆”!所以,咱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把清河搞得风生水起的,让老百姓们生活得像蜜一样甜。 2.王爷的丰功伟绩 2.1初出茅庐,志向高远 这位...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又名风动碑,因碑文记述唐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的功绩德政,又称李宝臣碑。由于乾隆年间这里曾建有风动书院,因而得名风动碑。碑文主要记述了成德军节度使、恒州刺史、清河郡王李宝臣牧恒期间的政绩功德,对研究唐朝中期河北一带政治、军事、经济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有极高的历史及文物价...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这座巍峨的石碑,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与荣耀。碑上雕刻的六龙相交,象征着皇家的尊严与权威,彰显着大唐帝国的强盛与昌盛。正面笏板形的碑额上,阴刻着“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这12个庄重而肃穆的篆字,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而碑身正面的...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上刻六龙相交,正面笏板形的碑额上书“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12个阴刻篆字,下边的碑身正面阴刻楷书29行,满行55字,共1398字,现存1007字。据《金石萃编》《常山贞石志》《八琼室金石补正》等可查补340字,尚缺51字。碑背面主要是立碑人姓名,分上中下三截共刻有83个,但部分...
北齐清河郡王高岳战绩..“清河属经纶之会,自致青云,出将入相,翊成鸿业,虽汉朝刘贾,魏室曹洪,俱未足论其高下。天保不辰,易生悔咎,固不可掩其风烈,适以彰显祖之失德云。
清河郡王张俊,字佰英,陇西成纪人,出身贫庶,自小弓马娴熟,十六岁时以三阳弓箭手投身行伍,征南蛮,攻西夏,御金兵,累立战功,授武功大夫。在宋徽宗宣和年间在与西夏作战及镇压山东、河北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升为下级军官。中兴四将 1126年,金兵合围榆次,张俊率所部数百人力战突围,斩杀追兵五百余人,声名...
如今游人熙来攘往的河坊街,得名于南宋初年名将张俊的封号“清河郡王”,这算是他对杭州的一个“贡献”吧。 南宋定都杭州时,筑九里皇城,开十里天街(今中山中路)。于是,在宫城外围、天街两侧,皇亲国戚、权贵内侍纷纷修建宫室私宅。到了建炎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