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做教培,若是王牌老师,教学效果好,排课时间自己说了算,资本家和权贵阶层都会对你客客气气,各种大哥都可能主动敬酒并尊称你为老师。其四,这是极少数能让情报提供者倒给你钱的行业。就像张xx,在付费咨询时,通过交流,他了解高考考研行情,一两个小时的交流下来,双方互换信息,你还得给他钱。但人有求于你...
教培行业天然是轻资产,高毛利的模式,且清华北大本科的毕业生不仅是劳动力,更是机构的商誉资产。同时轻...
但是教培显然换了一个路子,以前走的可能是亲民的大众路线,现在走的则是给那些有资源有钱的家长提供比学校里面更优质的教师和学习资料,这样一来,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们就成了这些教培机构老师的第一人选。毕竟尖子生才能配得上顶尖机构。也能配得上他们开出的天价薪水。2024年清华毕业生双选会正在进行中,有的毕业...
代表着顶级学霸的清北毕业生,如今也要涌入看起来有那么点没技术含量的教培行业,其实原因着实有点唏嘘。 去年跟着省里官方去了一趟清北招聘,省里组了个代表团,基本汇集了全省有点牌面的单位和企业,而当时我就已经略微感到就业市场的一丝“寒意”了。 具体来说,薪资水平和岗位可能和大家想象的有那么一丢丢差距。 当...
这两天,一张清华大学双选会上教培机构招聘信息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照片显示,一家机构招聘高中竞赛教练的年薪高达40-70万,理科竞赛教练也有25-35万。另一家大型教培机构还专门为清北学生设立了招聘专项计划,年薪45-60万,主要教授小初高的语数外、物理、化学、科学和编程等科目。"世界是个巨大的循环啊!"一位...
如果让一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孩子每天在清华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参加各种艺术展,和教授一起做学术交流,和那些高考状元交朋友,他不需要刻意改变,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开始对清华产生向往,也会有为什么而学的动力。这就是我做夏令营的初衷。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清华的春天里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动力。
不用纳税,地下教培行业根本不用纳税。 可吃老本,所教知识都是学生时代学过的。 传销模式,科举制带来的红利可以一直延续。 因为国内应试教育传承科举制衣钵,本质上就是传销模式。在高端就业无法普及时,大部分的中产阶层为了子女未来的体面,必然会挤在教育军备竞赛这条窄路上。如果是江苏这类价值观极度单一的省份,下层...
其一,政策不是不允许办教培了吗?这就需要回归开头我说的真正了解一个行业是需要时间的,政策没说不允许,只是限制时间限制资质,从市场角度看教培短时间不可能消失并且可能愈演愈烈。你在互联网上所见各行各业哀鸿遍野,我观察到的事实是教培机构重新扩张、低调数钱,将来会更好吗?也许会更坏比如被政策取缔或科技取代。
清北才俊的多元选择:教培行业的璀璨新星 在社会的普遍认知中,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往往被视为天之骄子,他们的未来似乎早已被预设为留学深造或进入知名大厂,享受着令人羡慕的高薪与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清北学子的职业选择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其中,教育培训行业正逐渐成为他们展现才华、...
1、 有人说,在某些人眼里,清北毕业去做教培,社会地位似乎不咋高。 有个P大同学,因为家里穷去做教培,就被认为是同学里社会地位最低的。但换个角度想,人家也是为了求生存。而且说不定人家讲课厉害,只是不太懂做生意的套路。要是课讲得好,情商再高点,年入百万也不是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