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小的课程设置并非“一张课表定一年”,而是坚持“大课程”的理念,依托地绿、物绿、人缘的优势,尊重附小儿童特殊的家庭背景、个性特征和发展潜质,敏锐捕捉具有时效性、地域性、校本化的教育资源,融合为“X课程”,充分体现“生长课程”的理念,舒展儿童灵性,拓展课程深度和宽度。课表中有很多“滑动”的板块,体现了...
“1+X课程”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办学最重要的载体,是学校所有工作最终的物化体现,是学校师生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最有力的证物,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园 “1”: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 让学生达成“十个一”的课程目标,根本还要依靠国家课程。怎样保证国家课程的高效...
附小用“+”来概括“1”与“X”的结构内涵:“1”是优化整合后的国家课程;“+”不是简单增加,而是在国家课程优化下的适当完善、补充;“X”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无限增加,而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有限延伸。 理顺了结构,课程质量才有保障。 附小充分发挥了结构的优势,“X”课程的“准入”上也经过了一系列评估优...
“1”,即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 “X”,即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从两个维度分为学校个性课程和学生个性课程。学校开设60多门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特色化课程。但除此之外,还有学生自创的各种个性课程,本文开头提到的学生的“水木秀场”就是其中之一。许多曾经在秀场上一展身手的学生,比如讲《昆虫之谜》的李...
整合这个词是清华附小1+X课程改革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学校原有的课程设置使得各门学科之间壁垒森严,完整的学生被不完整的分割,为此,他们提出了课程内容的整合,也就是在一堂课上呈现了多门学科的综合。 一、教学理念 1、目标。“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是他们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经过学生、家长的调研,确定了学生...
一、“1+X 课程”的理论构想 (一)“1+X 课程”的课程观清华附小“1+X 课程”整合实践是建立在广义的课程整合理念之上的实践探索。 (二)“1+X 课程”的发展观清华附小的课程整合实践,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寻求构建适合学生整体、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学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以学生已有经验和未来生活的需要为依据...
大会最后,国培京师未来阅读计划专家刘季宏介绍了“国培国培未来阅读计划”基本情况,作为中小学幼儿园“书香校园”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让中小学生阅读依托于课程,植根于课堂,拓展于课外。聚焦文本,运用学习型阅读提供的关键词、重点句和文段等...
“1”指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指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拓展性课程。整合性、规范性、选择性,正是清华附小“1+X课程”设置的三大特点。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园 清华附小自2010年起,基于“为聪慧与高尚的生奠基”的办学使命,着力构建“1+X课程”体系。“1”指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X”指服...
——解读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的“1+X课程”体系 《人民教育》记者施久铭 2013年初春,北京的一场大雪过后,积雪还未融化。这天,位于清华园内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会正在进行,与会者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同附小...
“1+X课程”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办学最重要的载体,是学校所有工作最终的物化体现,是学校师生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最有力的证物,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园 “1”: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 让学生达成“十个一”的课程目标,根本还要依靠国家课程。怎样保证国家课程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