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学士(1983)天津纺织工学院(现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硕士(1990)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博士(1997) 工作履历 2013至今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 2005-2012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1999-2005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 1997-1998 法国焊接研究所激光中心博士后/德国汉诺威激光中心访问...
5月3日,该研究以“长时间延迟结冰的双能垒稳定超疏水结构”(Dual-Energy-Barrier Stable Superhydrophobic Structures for Long Icing Delay)为题,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纳米杂志》(ACS Nano)上。 该工作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钟敏霖教授团队独立完...
清华大学钟敏霖团队:在超薄高效散热和液膜蒸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钟敏霖教授课题组利用激光微纳制造方法,制备出具有高光热蒸发效率的高效薄液膜蒸发表面,并进一步提出复合构型超薄吸液芯结构,实现目前国际最薄之一(0.22mm)的智能手机高效散热超薄均热板(VC)的全激光制备。 随着5G和AI技术的飞速发展、...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钟敏霖教授课题组利用激光微纳制造方法,制备出具有高光热蒸发效率的高效薄液膜蒸发表面,并进一步提出复合构型超薄吸液芯结构,实现目前国际最薄之一(0.22mm)的智能手机高效散热超薄均热板(VC)的全激光制备。 随着5G和AI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制程尺度的减小和计算性能的提升,终端电子设备单位面积产生...
2022年4月23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钟敏霖教授团队采用化学氧化方法对超快激光微纳制造的微米锥结构进行进一步修饰,然后利用液体的拉普拉斯压力使PDMS与微纳结构形成了紧密结合,展示了优异的超疏水稳定性、抗结冰性能和超长耐久性。在多次结冰-除...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钟敏霖教授团队在超快激光制备的特殊微纳米结构超疏水表面上,首次发现液滴可以在结冰与融冰循环中实现Wenzel状态到Cassie状态的自发转变,澄清了转变的机理,明确了转变的三个设计准则和形成条件。这一发现,对于润湿性理论研究尤其是超疏水表面的自清洁、抗结冰等广泛应用具有重要学术和技术价值。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钟敏霖团队在超疏水表面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激光制备方法设计出具有双能垒结构的超疏水表面,显著提高了其稳定性和防除冰性能。该表面在-15℃的低温高湿环境下能够维持过冷液体至少27000秒不结冰,冰粘附强度仅为0.9 kPa,且在连续48次除冰循环后仍能维持约20 kPa的低粘附强度。这一创新技...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钟敏霖教授课题组利用激光微纳制造方法,制备出具有高光热蒸发效率的高效薄液膜蒸发表面,并进一步提出复合构型超薄吸液芯结构,实现目前国际最薄之一(0.22mm)的智能手机高效散热超薄均热板(VC)的全激光制备。 随着5G和AI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制程尺度的减小和计算性能的提升,终端电子设备单位面积产生...
为此,钟敏霖团队首先建立了三相界面热力学能量计算模型,探究不同微纳结构的形貌与分布对润湿性转变过程与热力学能量演变的影响机制。从功能上看,微米结构通常被认为起到机械耐久的物理支撑骨架作用,而纳米结构则起到超疏水功能强化的作用。团队的实验与计算结果则发现对于微纳复合多级结构,尽管微结构的调控对室温超疏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