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 200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理学学士 2009 - 2015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博士 2015 - 2017 清华大学 博士后 2017 - 2020 英国John Innes Centre 玛丽居里学者,博士后 2020 - 至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助理教授/研究员 研究领域 生物大分子(如RNA与蛋白质)能够通过液-液相分离在细胞中形成...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 方晓峰 方晓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2015和2017年分别于清华大学和英国John Innes Centre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加...
北京时间2024年10月9日23时,清华大学方晓峰实验室与合作者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Biomolecular condensates mediate bending and scission of endosome membran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植物蛋白FREE1相分离形成凝聚体,通过润湿作用诱导内体膜...
2024年10月9日23时,清华大学方晓峰实验室与合作者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Biomolecular condensates mediate bending and scission of endosome membrane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植物蛋白FREE1相分离形成凝聚体,通过润湿作用诱导内体膜的内陷和不稳定性,足以在不依赖ESCRT机器和ATP的情况下介导ILV的形成。
近年来,生物分子凝聚体已成为植物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热点之一。对凝聚体的研究,通常从成像或生物信息学分析中收集的证据开始,结合遗传和生化方法,建立生物分子凝聚体和生物功能之间的联系。然而,如何证明分子凝聚体在生物学过程中的必要性是个很大的挑战。 2024年9月3日,清华大学方晓峰联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缪岩松和阿卜杜...
2023年6月13日,清华大学方晓峰课题组与合作者应邀在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共同撰写了题为“Emerging roles of phase separation in plant transcription and chromatin organization”的综述论文,讨论了植物中相分离在RNA介导的染色质沉默、转录活性调节以及染色质区室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最新进展,并进一步展望了...
方晓峰,博士,2020.08起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晓峰于2009年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15年至2017年在清华大学戚益军教授研究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年至今在英国John Innes Centre研究所Caroline Dean教授研究组开展博士后研究。方晓峰在博士和博士后期间...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方晓峰与邓海腾合作鉴定植物中具有相分离潜力的蛋白质】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方晓峰助理教授和邓海腾教授研究组合作,首先从拟南芥的幼苗和花组织中的细胞裂解液中鉴定到985个具有相分离潜力的蛋白,命名为ProX(Proteins enriched by b-isox)。利用大规模、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同时建立高通量的检验蛋白相...
清华大学方晓峰实验室最新一项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内FREE1蛋白相分离形成凝聚体,通过其物理属性,即毛细力,即可实现对细胞内膜系统的重塑,这个过程不依赖我们传统认知的蛋白质机器且不需要消耗ATP。这项研究产生了原创的重要理论,是对生物学研究知识边界的一次勇敢探索。很显然这样的机制不止存在于植物的多泡小体(MVB)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