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封面新闻记者就DeepSeek的技术突破、战略意义及其对未来AI发展的影响,专访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这场AI竞赛的终点线,或许已被悄然移动。技术奇迹:低资源高效能的AI训练新路径 “DeepSeek的成功标志着AI技术突破的一个新起点。”沈阳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
10月30日,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在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57届年会上作了题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与人机共生”的演讲。沈阳表示,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追求“天人智一”的目标,即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攻克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探索意识起源、实现AI辅助诊疗以及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等,努...
3月28日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央视网专访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沈阳。 央视网记者:人工智能逐渐融入大众生活,何时可以实现全民化应用? 沈阳:我们把软件的应用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众应用,用户量1000万以下;第二个阶段是分众应用,用户量1000...
据他透露,最近,清华大学也宣布,2024年下半年,将会为每一位新生配备AI助手。那么,我们最终需要什么样的AI?沈阳认为,从人类需求而言,“首先我们需要AI生成内容,生成文字、图片、视频;其次我们需要用文本生成一个空间”。他说:“大家之所以对Sora关注,是因为它有一定的世界模型属性,你可以在空间中生成虚拟的...
沈阳教授的个人简介如下 :基本信息:男,1974 年出生,武汉大学博士毕业。主要职务: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近十个部委专委会专家。研究领域:涵盖 AI 和大数据、新媒体、元宇宙、网络舆论、虚拟人和机器人等。提出了数据洞察...
专访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元宇宙对算力的要求是目前1000倍以上 我们有十年窗口期突破核心技术 “要打造一个比较好的元宇宙,CPU、GPU和集成电路方面算力要比现在至少提升1000倍以上,按照摩尔定律,大概还要十多年时间。我也希望在这十几年的时间中,我们能真正地抓住这个窗口期,通过一代人的努力,在核心关键技术上取得...
清华大学教授沈阳最近又“火”了。不久前第五届江苏青年科普科幻作品大赛公布获奖名单,署名“@硅禅”的《机忆之地》获得二等奖。@硅禅和《机忆之地》的由来不一般:作为国内最早开始元宇宙研究的学者之一,沈阳教授指定了卡夫卡风格,经过66次对话,由AI输出了约43061个字符,他再从中复制出5915个字符,完成了该...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就DeepSeek的技术突破、战略意义及其对未来AI发展的影响,专访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这场AI竞赛的终点线,或许已被悄然移动。 技术奇迹:低资源高效能的AI训练新路径 “DeepSeek的成功标志着AI技术突破的一个新起点。”沈阳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清华大学教授沈阳:#DeepSeek经济价值或突破十万亿#】目前,DeepSeek已成为最火的AI应用之一。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沈阳表示,DeepSeek的成功不仅是中国AI行业的突破,更是全球经济的利好消息。“如果DeepSeek能持续保持开源第一的地位,其经济价值可能突破十万亿元人民币,并通过金融杠杆的放大作用,进一步扩大其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