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强研究员于201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分子病毒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全职任教于清华大学,现为清华大学医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丁强研究员长期从事分子病毒学研究以及新型病毒感染模型的开发,在病毒感染和宿主相互作用、病毒感染种属特异性的分子机制以及开发新型病毒感染遗传学...
8月15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丁强课题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题为“寨卡病毒NS5蛋白利用宿主CRL3泛素连接酶降解STAT2从而抑制干扰素反应”(Zika Virus NS5 Protein Inhibits Type I Interferon Signaling via CRL3 E3 ubiquitin...
近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丁强课题组在《Journal of Virology》发表题为《Establishment of replication-competent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recapitulating SADS-CoV ent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携带新型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SADS-CoV)...
近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丁强团队在《mBio》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Recapitulation of the Powassan virus life cycle in cell cultur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建立了Powassan病毒(Powassan virus, POWV)复制子(replicon)和单轮感染性颗粒(single round infectious particles, SRIPs)系统,为研究POWV生命周期以及研发抗病...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丁强实验室2024年诚聘博士后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丁强实验室主要以对人类公共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RNA病毒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分子生物学,反向遗传学,基因组以及蛋白质组学手段,阐述病毒的生活周期,鉴定对病毒感染必需的宿主因子以及限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因子。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病毒种属感染以及器官感染特异性...
【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和药学院饶燏课题组发现可高效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的化合物】2021年10月,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课题组与药学院饶燏课题组合作,在《抗病毒研究》杂志上发表题为“靶向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的新型喹诺酮类化合物在体外抑制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果对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具有潜在的临床转化应用...
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实验室现由于工作需要,特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本招聘启示长期有效,招到为止。 本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是病毒和宿主的相互作用。本课题组主要以对人类公共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肝炎病毒以及黄病毒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分子生物学,反向遗传学,基因组以及蛋白质组学手段,阐述病毒的生活周期,鉴定对病毒感...
2021年3月25日,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课题组联合复旦大学张荣团队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Comparative analysis reveals the species-specific genetic determinants of ACE2 required for SARS-CoV-2 entry”(揭示ACE2介导SARS-CoV-2进入细胞的的物种特异性遗传决定因素》)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是基于课题组...
2020年5月20日,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课题组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鉴定戊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对病毒复制必需的功能性顺式作用元件》(Identification of Functionalcis-acting RNA Elements in the Hepatitis E Virus Genome Required for Viral Replication)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系统地鉴定了戊型肝炎病毒基...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丁强课题组联合生命学院王新泉课题组和复旦大学张荣团队在《Journal of Virology》(美国微生物学会)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Susceptibilities of human ACE2 genetic variants in coronavirus infection》(ACE2基因多态性影响冠状病毒易感性)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分析人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II(ACE2)基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