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丙“淳熙元年,江堤再决。嘉熙二年复决。守臣愁与权乃于近江处所,先筑土塘,于内更筑石塘,水复其故。嘉定十年,江潮大溢,复修治之”,材料丁列举的从“唐开元元年”到“1997年至今”的修建举要可知,千百年来,海潮一次又一次地冲毁海塘,钱江两岸人民一次又一次的从修,体现了百折不饶的抗潮精神。示例...
淳熙元年(1)淳熙元年金大定十四年 春,正月,庚子,帝以衢州措置会子比佗州稽缓,提刑赵彦端特降两官。曾怀言:“赏信罚必,要当如此。”帝曰:“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犹不能化天下也。” 己酉,诏曰:“已令殿前司主帅于二月就茅滩合教诸军。闻旧来每遇大阅,主帅例设酒食,如待客之礼,可专札下王友...
[学习抗潮历史丙]绍兴末,以石岸倾毁,诏有司修治。乾道九年,复修筑庙子湾一带石岩。自是屡命有司修葺。淳熙元年,江堤再决。嘉熙二年复决。守臣赵与权乃于近江处所,先筑土塘,于
宋淳熙元年(1174年)二年(1175年)
《宋史》,淳熙元年十月戊寅,曲虹见日东。二年十月庚辰,虹见。五年十月丁巳,曲虹见日东。庆元元年正月丙辰,白虹贯日。嘉泰三年七月壬午,亦如之。四年十一月,虹见。嘉定十一年二月丙辰,白虹贯日。嘉熙三年十月乙丑,虹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创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时任建康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因长期未受朝廷重用,心怀抗金复国之志却无法施展,登亭感怀而作此词。 1. **创作时间/地点**:题目直接给出时间为淳熙元年(1174),地点为建康(今南京)赏心亭,符合史实。 2. **作者境遇**:辛弃疾南归后十余年未受重用,仅任...
《文忠集》,淳熙元年四月四日。跋刘楚公沆拜相告 右彭城公拜相制书一通,元孙石城尉德循实宝藏之。按公以至和元年中秋日相,前一夕,仁宗召当直学士杨伟,不至,乃宣赵槩视草。自此遂诏学士有故不宿者,以次官递宿。然制词与今实录所载不同。
“淳熙元年九月尾”出自宋代李焘的《拥翠楼》。“淳熙元年九月尾”全诗《拥翠楼》宋代 李焘淳熙元年九月尾,菊未落英梅破蕊。从来两美难必合,今忽得此一笑喜。人言地瘴物失时,进忌太蚤退苦迟。老夫亦岂不自觉,姑与饮酒仍赋诗。忍令芳草直为艾,封植嘉树宁少待。夕餐九华可无死,却期老...
。[注]①此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当时辛弃疾再度出仕建康(今江苏南京)。②“斫去”两句:化自杜甫诗句“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婆娑:枝
《[雍正]浙江通志》,十月,振温、台二州被水贫民。淳熙元年十月,再蠲临安府民身丁钱。三年、三年,绍兴府、台婺州水,并振之。五年六月,蠲秀州民折帛钱。六年十月,除绍兴府民逋赋。十二月,蠲临安府征税一年。七年三月,再蠲临晏府民身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