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元宝系南宋孝宗淳熙元年至十六年(公元1174~1189年)铸;币质:铜、铁;特征:分小平、折二、折三,钱文有真、行、草三体。元宝自淳熙七年起,背文添加纪年,铁钱纪监名兼纪年。自此钱文向单一化宋楷体发展。通宝开铸在后,以折二钱为主。 基本信息
绍熙元宝为南宋光宗·赵惇绍熙年间(1190-1194)铸造,小平钱径多在2.33-2.51厘米,重2.3-4.4克;折二钱径多在2.43-3.08厘米,重2.8-8.72克;绍熙元宝 小平背元,十级币 绍熙元宝 小平背二,十级币 绍熙元宝 小平背三,十级币 绍熙元宝 小平背四,十级币 绍熙元宝 小平背五,十级币 绍熙...
📜 “淳熙元宝”的正面铸有“淳熙元宝”字样,背面只有一个“同”字。这种货币是南宋宋高宗在位期间发行的通用货币的母币,主要材质为铜。后来,以该母币为样铸造的流通币材质多为铁,因此该币也被称为“铁母币”。🔍 淳熙元宝的铜钱小平直径在2.3~2.5cm之间,折二直径在2.7~2.8cm之间,背有星、月纹,记地。
这是一枚淳熙元宝的正反面,反面铸有“十五”的字样,代表这枚钱产自淳熙十五年 铸币时已经有年号,为何还要加上纪年?因为南宋缺铜,铜价较高,从而导致铸钱亏损,各铸钱监为了完成年度铸钱任务,就从市场购买旧钱上缴。为了杜绝这种弊端,就在钱币上铸上当年的年份。但铸纪年币的这一做法在宋以后没有继续。宋...
#淳熙元宝#系宋孝宗,淳熙元年至十六年(公元1174~1189年)时铸,铜、铁两种。有小平、折二平、折二、折三。背记地支及星月文等,钱文为钱文有真、行、草三体,铜钱小平径2.3~2.5cm,折二径2.7~2.8cm,背有星、月纹,记地,淳熙七年起记年,自七至十六。又有各种大小铁钱,以铁母者少见。通宝只见铁钱,有篆书小平...
淳熙元宝是南宋孝宗皇帝在淳熙年间(1174-1189年)所铸。孝宗在淳熙七年开始使用“淳熙”年号,之前曾是“纯熙”。淳熙元宝经历了从对钱到单一纪年钱的过渡,见证了南宋的“乾淳之治”,也反映了南宋朝廷对货币制度的改革。这小小的钱币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还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铸造淳熙通宝之前,南宋本来定年后纯熙,钱币的样钱都制作出来了,又突然由于战争原因,改年号淳熙,这两个事件之间,仅仅数日,铸造出来的纯熙钱币也大部分都回炉重铸了!所以现在市面上看到的纯熙通宝都非常的少见,高邮南宋铁钱出土的几个纯熙铁钱,也受到了藏家们的喜爱!纯熙通宝真的是太少见了,只相差了...
宋朝淳熙元宝,乃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铸币。其行用钱主铸材质为铜、铁两种;形制分小平、折二、折三等,钱文计有真、篆、隶三种书体。其中,元宝钱自淳熙七年起,背文添加纪年,铁钱纪监名兼纪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古代中国货币史上的重要一环。此外,根据钱文和背面的不同,淳熙元宝...
钱币收藏或将成为收藏的下一个风口——南宋淳熙元宝!南宋钱币,形式多样,自成一派。在高宗,孝宗早期,承袭北宋钱制,主要发行对钱,但自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开始取消对钱,钱币文字,也逐渐过渡为单一的楷书,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记年钱币。之后,南宋便一直铸行纪年钱,可以说,它是南宋钱币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