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加深与稳固根基,以求长生久存的道理。德是生活的护身符,道是需要日常修养的。我们不能只在困难时才去追求道德,而在无事时放松对道德的追求。因为道德是我们生活中的指南针,它引导着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正确的行为准则。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道德的关注和修养,不论是面临困难还是平静的时刻。这样...
国运长久,就叫做根深祗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心解:“根深蒂固”含有“形成很久,难以改变”的意思。但“根深蒂固”表示基础牢固,不可动摇;一般多指旧势力、旧思想、旧制度等基础深厚,不易摧毁;有时也指好的思想感情不能改变。属于中性成语。“根深蒂固”就现代意义而言有很多,个人认为首当其冲,尤为重...
如何理解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59章,意思是说:根要深沉,本要牢固,物会长在,事将永在。 长存久在是道家思想的理想,目标和愿景,是长期主义的核心,而根深蒂固,坚持不懈和坚韧不拔的行为,德性和观念则是实现长存久在的理论基础。 树想大,必需根深,盘想稳,必需本固,道...
本章的最后一句: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这句话实际上是对本章的总结,所谓深根固柢,就是要建立牢固生命根基,而建立这种根基的关键就在重视“德”的积累,这里的“德”是获“德”的意思,个人要想延年益寿就必须去夯实生命的根基,减少自身的欲望,不要为追求一时之快,而去伤害自己的器官,还给它们应有的自...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 译文 治理人民,事奉上天,没有比省约更好的方法。 正因为省约,可以说早有准备; 早有准备,也就是不断累积禀赋; 不断累积禀赋,就没有不能克服的事; 没有不能克服的事,就无法知道他的极限; 无法知道他的极限,他才可以统治国家; ...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管理百姓的事务是头等大事,谋划他们的各种农事活动。唯独各种农事活动,是要在一定时间以前就要从事的活动;在一定时间以前就从事农事活动因为...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注解: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 爱惜精神,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不断地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没有什么不能攻克,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
万物之母,大道之源,这是生命与人生的核心脉络。悟道之人,根基深厚,与大道相合,生命之树才能稳固不摇。🌳德行是生命的基石,正道是生命的方向,也是正气的源头。养德才能养命,这是不变的真理。🌱思想根基浅薄的人,即使取得一些成就,也难以长久。而思想根基深厚的人,默默无闻,踏实学习和做事,自然能够走得更远。
柢是什么?这是企业家应该而且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企业只有做到根深柢固,才可以健康、才可以长久。 一、深根固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曰: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这一章...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一、注释 啬:节俭爱惜,“啬以治人,则民不劳;啬以治身,则精不亏”;贪也,“治国者当爱民则不为奢泰,治身者当爱精气不放逸”;顺适自然,保身全真,有生生无尽之气存;穑,农民耕作。 復:回转而反復之。 早復谓之重积德:重,厚。德,得。早返于道,则积得日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