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晚,华野召开第二次作战会议,根据毛主席的指示,进一步完善作战部署,决定于11月5日发起淮海战役。 就在华野酝酿淮海战役时,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在检讨以往失败的教训后,制订了放弃郑州、开封等城市,集中机动兵团,主动出击,在鲁西南寻求与华野主力决战的作战计划。 10月7日,杜聿明在徐州召集邱清...
这就是中共原来预定进行较小规模之淮海战役,中共占据主动决战权。此后,关于战役部署的讨论一直在进行,1948年10月11日,毛泽东电告华野,提出了淮海战役分三个阶段的设想,第一歼灭黄百韬兵团,占领新安镇,枣庄,临沂等地,同时,中原野战军应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元良兵团,以减轻华野阻援的压力。中野以极小代价占领...
[战果] 这次战役,我军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影像空间 更多 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 淮海战役开始 中原虎啸天 六十万比八十万 九纵挖地道解放潍县 粟裕六次受伤...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以及其他军区部队与地方武装,于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 1948年9月下旬,济南战役获胜三天后,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向中共中央军委提议,希望乘胜攻歼淮...
淮海战役:依靠民工胜利的伟大战役 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华东、中原军区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部队配合下,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省海州(今属连云港)、西迄河南省商丘、北至山东省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同国民党军刘峙集团进行的战略决战性...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界线最大的一场,从1948年11月6日起至1949年1月两个月之间,共歼灭及改编国民党军队55.5万人。可是我军也际遇到巨大伤亡,共丢失了13.4万人,历程中体验了许多的恶战激战。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决斗,被冠之以“淮海”的称呼,指的是淮安、淮阴和海州(连云港)。而真实的作战边界,...
徐州,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近代以来,津浦、陇海铁路在这里交汇,使这个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1904年,清末状元张謇认为徐州“控淮海之襟喉,兼战守之形变”,建议在这里建行省。1940年,地理学家胡焕庸也主张设立“徐淮省”。淮海战役,使古徐州“淮海”...
总前委成立后,为便于指挥,移驻安徽淮北濉溪县韩村镇淮海村小李家。12月30日,又迁至河南省商丘市闫集镇张菜园村,直到淮海战役结束。11月4日,蒋介石派参谋总长顾祝同飞赴徐州,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将兵力收缩到津浦线徐蚌段,放弃海州、连云港,固守徐州,并正式下达了“徐蚌会战”的命令。6日,第九绥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