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军文化研究院成立于2013年08月19日,位于合肥市庐阳区荣事达大道611号108室,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淮军历史研究;淮军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及推广;淮军探讨及传播;淮军文化品牌研究及开发;淮军后代分布研究;淮军后代企业家宣传及推介;淮军艺术交流活动策划;淮军历史文物收藏、鉴赏及推介;商务信息咨询;图书出版...
安徽省淮军文化研究院于2013年08月19日成立,公司位于合肥市庐阳区荣事达大道611号108室;主要市场领域为淮军历史研究、淮军理论研究成果宣传及推广、淮军探讨及传播、淮军文化品牌研究及开发、淮军后代分布研究、淮军后代企业家宣传及推介、淮军艺术交流活动策划、淮军历史文物收藏、鉴赏及推介、商务信息咨询、图书出版发行咨...
依托淮军历史文化资源,肥西县着重打造淮军圩堡群建设,对铭传乡刘老圩、柿树岗乡唐五房圩、铭传乡张老圩、张新圩等圩堡建筑进行统一规划并陆续修复,“串珠成线”共同发展。在保护管理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淮军文化内涵,出版《淮军故里史料集》《刘铭传与台湾》等纪念淮军作为国防军保家卫国、守护祖国领土统一完整的书籍作...
“这些淮军将领的旧居曾经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圩堡,以其独特的清晚期建筑风格林立于世。在总共100多座圩堡中,大潜山紫蓬山一线,尤以张树声家族的张老圩,刘铭传家族的刘老圩,周盛传家族的周老圩,唐定奎家族的唐五房圩最为著名。”马老说,四大圩堡各有特色,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紫蓬山的青山绿水之中,闪烁...
肥西文旅以刘铭传故居为轴,在周边打造了环紫蓬山风景区、蕴含圩堡文化符号的民宿产业群。例如位于大潜山北麓2公里处的庐月又·省园,依傍刘铭传故居的文化底蕴,因刘铭传字“省三”,故该民宿得名“省园”。此外,肥西县以唐五房圩为核心,将淮军文化元素融合运用于唐新街,打造淮军文化特色旅游街区。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们深刻感悟到淮军在历史上的付出与牺牲,看到六家畈对于淮军文化的重视以及对家国文化的宣传。“淮军史迹”陈列馆作为六家畈文化惠民的一个代表,利用故居四进四出的格局建设陈列展馆,让游客感受建筑文化的同时了解淮军文化,实现多种文化融合宣传,实现了历史和科技的融合。陈列馆内展品丰富,置身其中,...
是庐州地名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花灯社区 有着淮军文化遗迹 肥东县有个“花灯”社区,这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因为和李鸿章家族的千丝万缕联系而远近闻名。虽然古老的遗迹已经不复存在,但我们依然能从零星的历史碎片挖掘那浓厚的“淮军文化”。 提...
如果只凭借第一印象,让大家给安徽选一个字当简称的话,恐怕大部分人都会选“淮”或者“徽”——“淮”,当年湘军差不多谢幕的时候,晚清的国防中坚力量就是“淮军”,淮军主要就是李鸿章招募的安徽子弟兵嘛。还有朱元璋,这位安徽出身的皇帝,其核心集团也是“淮西勋贵”。而“徽”就更不用说了,明清时期徽商...
淮军公所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融合了徽派建筑与北方四合院的精髓。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在淮军公所内得以和谐共存,相互辉映。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种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深厚的文化底蕴 淮军公所,这座始建于1888年的历史建筑,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设计者直隶总督李鸿章,不仅在保定任期内...
圩堡群:淮军文化发源地 合肥市肥西县地处巢湖西岸,有派河、丰乐河流经境内。沿湖沿河过去多为低滩洼地,先民为了垦殖田亩,在岸边多修筑圩堤,阻挡洪水。“合肥有圩八十多个。”其中,今属肥西的就有杨家圩、徐家圩、白露圩、莲花圩、临岗圩、阮家圩、沙滩圩、义成圩、杨坡圩(今杨婆圩)等三十多个,还有众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