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 [1] ,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时间:1937年8月13至11月12日 地点:上海 参战人数:日军:约30万 国军:约70万 伤亡:日军:伤亡6万多 国军:约30万 一....
发生在1937年8月13日的淞沪会战,是抗战历史上规模最大,战况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亲历此战的国民党将领李宗仁,在他的回忆录中如是控诉道:淞沪之战,简直是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李宗仁 当时见证这场战争的外国记者,更是把...
淞沪会战不仅打乱了日军企图“速战速决”的侵华计划与部署,而且激起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信心和勇气,引起国际社会对日本侵华战争的谴责和对中国抗战的同情与支持。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上海失陷,但是中国人民越挫越勇、不畏强暴、血战到底,凝聚成“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的民族...
至于淞沪会战,它是抗战第一次大会战,它的战略和战术上虽都有不足,但淞沪会战的影响不容质疑。淞沪会战告诉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时刻到了;也告诉全世界政府,中国不会再任人宰割,中国军队不全是军阀和匪军,中国军人是一支忠诚、勇敢的爱国武装。淞沪会战之后,世界各地的报纸争相报道淞沪抗战的新闻,西方国家虽...
●淞沪会战第一阶段:8月13日至9月9日 淞沪会战初期,中国军队在上海城区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战,使日军遭受重大损失。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包括:●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发动突然袭击,企图占领虹口公园、四行仓库和中央车站等重要据点。然而,中国军队却奋勇抵抗,展开了激烈的巷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设施毁坏。●8月...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
淞沪会战简介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或第二次淞沪抗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该战役发生在1937年8月至11月间,主要在中国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进行。背景:淞沪会战之前,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后,中国政府接受了《淞沪停战协定》,规定...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
淞沪会战 (1937年-1937年)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国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战役,这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
淞沪会战爆发当年的1937年,中日两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军队战斗力存在着巨大差距。当年日本工业产值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经超过80%,日本在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中名列前茅。而中国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落后的农业国,即使加上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企业,中国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没超过10%,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轻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