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的淄青节镇雄据齐鲁近六十年,其势力最强盛时占据十五州之地,拥兵十余万,在天下藩镇中号称“最为强大”,可谓盛极一时。淄青节度使的前身,乃是唐玄宗时代建立起来的边防体系——十节度经略使中的平卢节度使,始设于开元七年(719年),治营州,统辖平卢军、卢龙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管兵37500...
朝廷和李师道开战后,各路军队节节胜利,李师道接连损兵折将、丢城弃地。对李师道来说,战争形势越来越不妙了,他讳败如深,在无尽的煎熬中度过了每一天。819年2月,大将刘悟由于遭到李师道的猜忌,害怕丢掉性命,便决定阵前倒戈,带兵偷袭郓州。刘悟一举取得成功,擒杀李师道,平定了割据50多年的淄青镇。...
藩镇系列——兴盛一时.. 淄青镇的第一位节度使是侯希逸,侯希逸原为平卢军节度使,安史之乱时期,侯希逸在营州孤军与安史叛军对抗,于762年初率军2万跨越渤海,南下占据青州,唐朝加封他为为淄青平卢军节度使。从此开始,淄青节度使
藩镇系列——兴盛一时.. 淄青镇的第一位节度使是侯希逸,侯希逸原为平卢军节度使,安史之乱时期,侯希逸在营州孤军与安史叛军对抗,于762年初率军2万跨越渤海,南下占据青州,唐朝加封他为为淄青平卢军节度使。从此开始,淄青节度使
淄青和淮西两镇作为中原藩镇异类,首先是被河朔藩镇“传染”。淄青和淮西两镇的大帅都是范阳平卢军出身,范阳平卢两镇是安史之乱的主力,范阳兵多是主力,平卢外族多是反唐急先锋。所以范阳平卢系将领进行割据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淄青大帅侯希逸、李正己等和淮西大帅李忠臣、李希烈、吴少阳等都是范阳平卢系将领,...
本文主要讲述了淄青镇从建立到被唐政府平定的历史,力求对该镇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藩镇问题的把握和对山东地方史的研究。 第一章:淄青镇的历史演进。这部分讲述了淄青镇产生、发展、被平定的简史。淄青镇由驻守东北的平卢军在安史之乱期间南下而建立。平卢军在山东地区扎根、发展并...
淄青镇与“河朔三镇”情况完全相同。这些节度使父死子继,自署将吏,缮邑治兵,目无朝廷,他们“喜则连衡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酿成了战火连年、国无宁日的局面。有的藩镇干脆不供王赋,有的则大量占有送使、留州部分,上供中央的赋税亦很有限。
所属专辑:唐帝国衰亡史 | 一读就停不下来的藩镇割据史 | 河朔藩镇的迷局 | 唐朝历史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0.30 喜点/集 喜欢下载分享 代心0 淄青镇本来就不属于河朔地区,它的归降是早晚的事情。 2024-022 暖阳小屋 回复 @代心0: 是的呢 2024-02赞 回复@代心0 表情0/300发表评论 其他回复(1) ...
唐代小说与唐代淄青镇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