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囊空肠导管是一种新型的经鼻空肠导管,长约120~150cm,管路非常柔软,管道直径较胃管更细.导管不透放射线。空肠导管内有2个腔,一个呈圆形,与另一个大的管腔在内部紧紧相贴,彼成为相连的一体,且与顶端的液囊相通又称为液囊导管;另一个为空肠导管。导管前端侧面有3个孔,从导管末端的液囊导管开口处为...
滕俊医师在床旁给予指导,吴晓艳和黄小军护士迅速行动,徒手成功将液囊空肠管经过鼻、食管、幽门、十二指肠置入到空肠。置管后,经听诊、回抽液体及影像学检查确认,导管准确到达空肠,为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 定位金标准 科普小知识:空肠管...
置管前,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激发能动性,加强健康教育及管道护理知识的宣教;在肠内营养实施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肠内营养的目的、意义及其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与配合。不耐管者应采用分散注意力,治疗想像,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逐渐放松肌肉等心理治疗并加用镇静剂逐步缓解。 2.插管前的护理 ...
液囊空肠导管在重症病人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在重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分析62例留置胃 管后胃内容物返流明显的患者采用经鼻留置液囊空肠导管行肠 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等。结果:62例患者放置液 囊空肠导管总成功率为97.3%,有2例经...
液囊空肠导管的一大优势是无创性和对胃肠结构的保护,这使得它特别适合手术患者。在手术当天,患者可以边接受减压治疗边接受营养支持,从而加速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成本。对于有消化道漏的病人,液囊空肠导管可以经鼻或漏口插入,导管的细软特性使其能够顺利到达漏口的远端。这使得医生能够...
置管后的护理: 一、导管护理 (1)妥善并分别固定两导管,防止脱出,注意导管穿出鼻腔的位置。 (2)观察导管是否进入空肠,及时调整鼻腔外导管固定的距离。空肠管口的塞子塞住,防止各种消化液溢出污染床单。 (3)观察胃肠减压引流量,颜色及形状,准备记录引流量。 (4)确定导管已经注入空肠,可将液囊的液体抽尽,防止导管...
04液囊空肠管的拔除与后续护理 拔管时机通常在液囊空肠管留置2-3周后,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拔除。拔管方法在拔管前,应先确认管子的位置,然后缓慢、轻柔地拔出,避免用力过猛或突然拔出,以免造成不适或损伤。拔管时机与拔管方法 拔管后的观察与护理观察拔管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体征,如出现异常应...
在进行液囊空肠导管的置管操作时,首先,如同下胃管的过程,成功将导管置入胃内后,会在空肠液囊内注入2~3ml的液体,液囊随之膨胀。对于Ⅰ型导管,液囊会从胃管前端的槽中弹出,使得原本组合的双管分离,变成两根独立的胃管和空肠导管。空肠导管会自动随着肠蠕动移动至空肠部位。对于Ⅱ型导管,只需要...
液囊空肠导管是一种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方法 02 导管通过胃镜或腹腔镜插入胃或小肠 03 导管内充满液体,形成压力差,促进胃肠道蠕动 04 导管可以持续释放药物,治疗胃肠道疾病 适用范围 A适用于消化道疾病患者 B 适用于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 C适用于需要胃肠减压的患者 D适用于需要监测胃肠道功能的患者 新技术新...
固定使用导管固定器将导管固定在患者皮肤上,防止导管移位或滑脱。插入将液囊空肠管缓慢插入,直至到达预定深度。润滑将导管表面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定位确定液囊空肠管插入的部位,通常选择右侧腹部的脐上或脐下位置。消毒对选定部位进行消毒,确保无菌操作。置管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