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磁村定窑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北部灵山镇涧磁村、野北、燕川等村。面积约一十二平方公里。曲阳宋属定州,故称定窑。定窑与官、哥、汝、钧窑并称为宋代“大名窑”。 涧磁村定窑遗址已发掘的窑炉二十座,涧磁村定窑的作坊遗迹已发现四座。定窑烧瓷长达六七百年,是中国著名的白瓷窑系代表,其器形、纹饰及覆烧...
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定窑遗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北镇村及野北村、燕川村一带,其中涧磁、北镇窑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总面积约117万平方米。
定窑遗址位于曲阳县北镇、涧磁村及燕川、野北村一带,其中涧磁、北镇窑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总面积约117万平方米。1934年叶麟趾先生首次指出定窑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剪子村(即涧磁村),为定窑的实地调查指明了方向。1951年、1957年故宫博物院两次对窑址进行现场调查,通过采集标本对定窑的瓷器种类及烧瓷历史进行了探讨。
涧磁村定窑遗址 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白瓷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一带,分布在东西狭长10余公里的范围内,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文化堆积最厚达10多米。 曲阳宋属定州,故称定窑。定窑创烧于唐,宋代极盛,元代逐渐衰落。烧瓷历史长达六、七百年之久。1951年和1957年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等两次调查。60年代初河北...
涧磁村定窑遗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是宋代至元代北方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自1930年代遗址被发现以来,定窑遗址一直受到考古学家的关注。然而,长期以来,对定窑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深入的分期分析。近年来,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和对定窑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定窑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其重要性。2009...
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是宋代窑址。宋代的曲阳属定州管辖,故称“定窑”。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元代以后逐渐衰落。定窑在唐代后期受邢窑影响烧制白瓷,到了宋代逐步成为白瓷窑之首,是当时最著名的瓷窑之一。其器形、纹饰及覆烧技法对各地瓷窑影响较大,形成了一个以定窑为主的定窑瓷系。其产品远销海外,在瓷器发展史上...
保定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坐落于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灵山镇涧磁村。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顺平腰山王氏庄园西南60.5公里。 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是宋代窑址。宋代的曲阳属定州管辖,故称“定窑”。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元代以后逐渐衰落。定窑在唐代后期受邢窑影响烧制白瓷,到了宋代逐步成为白瓷窑之首,是当时最...
涧磁村定窑作为宋代北方重要的瓷器窑场,对各地瓷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河北、山西乃至江南各省,都纷纷仿效定窑的技艺,形成了以定窑为主的定窑体系。现今已发现属于定窑系的瓷窑遍布河北、北京、山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等地,涵盖了多个省份。其中,采用覆烧方法烧制青白瓷的瓷窑尤其引人注目,...
涧磁村定窑遗址中,已发现的20座窑炉全部为“馒头窑”。这些窑炉的形状独特,其基平面呈马蹄形,由炉门、火膛、窑床、涧磁村定窑遗址以及烟室等部分组成,长度在4~8米之间,宽度则在1.5~3米。建筑材料主要为砖,其中火膛、窑床和烟室等部分用耐火砖,内壁则抹上一层耐火土。在窑床底部铺垫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