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教师 甄辉:这就是涡虫培养室,这一次上中国空间站的一些涡虫是经过无性繁殖的东亚三角涡虫。我们选择了适合在涡虫芯片培养的,比较小的,送到太空。涡虫具有超级强的再生能力,有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条不到2厘米长的涡虫切成279份,一周之后,每一段都能再生出一条新的...
目前,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整装待发。4月2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神舟二十号飞船将搭载一批中国空间站的新“客人”——涡虫,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曹忠红团队正忙着为这批涡虫“做手术”。在地球上已经繁衍超过5.2亿年的涡虫,体长通常仅有一两厘米,却具有强大的修复再生...
乘组还开展了听力测试、超声检查、心电血压监测等多项医学检查,并定期进行失重防护锻炼。在轨半个月以来,神二十乘组身心状态良好、工作进展顺利。各项空间科学实验试验项目按计划推进 在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空间微重力和辐射环境对涡虫再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索”是国内首次开展的涡虫空间再生实验,利用生命生态实验柜的...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3月22日,央视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将迎来涡虫,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涡虫的组织修复能力十分惊人,即使断成两截后,两边仍可再生出新的肌肉、皮肤、肠道,甚至完整的大脑,而且这种再生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中国空间站未来将迎来涡虫参与空间科学实...
此次涡虫空间再生实验为国内首次开展,意图通过研究空间复合环境对涡虫再生过程的发生及生理形态的影响,探寻影响细胞修复再生的可能分子机制,从而进一步认识再生基本机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解决人类空间损伤和修复等健康问题。据悉,山东理工大学围绕涡虫研究已有20多年的科研积累,在涡虫发育与再生、免疫、衰老及毒理方面开展...
1. 涡虫的再生能力研究 1.1 再生机制的分子调控 涡虫的惊人再生能力背后,是一套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揭示,涡虫体内富含的干细胞——neoblasts,在再生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这些干细胞不仅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还能增殖分化并迁移至受损部位。Wnt信号通路对于涡虫前后轴(A/P)极性的重建至关重要。当Wnt信号...
经过不断研究,人们终于发现,涡虫再生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内并没有体腔,只有消化道和两只感光的眼睛。编辑 而全身上下的器官,也只有大脑、肌肉组织、肾上腺和眼睛、肠道、表皮。另外最多的就是多功能干细胞,占据了身体的20%。这种干细胞很特别,可以分化成不同的器官,组成消化道,也能长...
2025年3月24日,中国空间站即将迎来首个再生生物实验——涡虫将作为“太空实验员”,探索生命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再生奥秘。这种拥有5.2亿年历史的扁形动物,即使被截成两段也能无限再生肌肉、皮肤甚至大脑,其再生机制为人类延缓衰老、攻克组织修复难题提供关键线索。此次实验将在“生命生态实验柜”的“小型通用生物培养...
“生物界孙悟空” 涡虫被切成279段还能再生 与人类基因组高度相似 4月24日,报道。被神舟二十号带上太空的涡虫,被切成279段还能再生,与人类基因组高度相似 , 研究涡虫对人类延缓衰老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的类似再生实验中,成功率仅为48%。NASA,曾经尝试过,通过对其他生物的再生能力进行研究,来寻求突破,不过结果并非令人满意。不过我国的科学家们发现,涡虫在太空环境之下,其再生能力,似乎更加的强大。这种拥有着极为强大的再生能力的扁形动物,其生命历程已然超过了5.2亿年。它们的组织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