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是2024年3月19日成立的社会组织。发展历史 2024年3月19日,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在上海海事大学揭牌成立。
10月24日(今天),徐汇区“西岸数字谷国际法律服务集聚区涉外法治翻译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在西岸模速空间举行,市委依法治市办秘书处处长钟冰松,市法学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夏咸军,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涉外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杜涛,徐汇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左静鸣参加活动。“涉外法治翻译人才培养基地”作为...
本次基地获批是对西安交通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肯定和认可,对于学校面向“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本-硕-博”一体贯通协同培养涉外立法执法司法拔尖人才具有重大意义,亦与源远流长的“南洋法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西安交大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可以追溯至1901年南洋公学特班开办的“法律学”专业,当...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联合发布《关于公布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名单的通知》,全国共有包含中国政法大学在内的11所政法类高校和包含北京大学在内的40所非政法类高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名单,郑州大学名列其中,是河南省唯一入选高校。郑州大学将...
2024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实务导师聘任仪式暨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法学楼601会议室顺利举行。 来自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的马军法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张烨、周雯、魏子平、陆菲、杨帆仲裁员及...
落实我校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以实践为导向、以协同为路径的人才培养目标,自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我院协同敦煌国际仲裁院、北京德恒(兰州)律师事务所,上海兰迪(兰州)律师事务所、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等共建实务...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联合发布《关于公布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名单的通知》,全国共有包含北京大学在内的51所高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名单,郑州大学名列其中,是河南省唯一入选高校。2023年4月,郑州大学接到《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涉外法治人才...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14日讯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中央依法治国办秘书局联合发布了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名单,共有11所政法类高校和40所非政法类高校入选。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入选。山东大学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将立足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
9月20日,江苏省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首次联席会议在河海大学召开。江苏省委依法治省办副主任、省司法厅厅长张晓伟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司法厅副厅长范沁芳主持会议。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周玖华,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朱益民,省外办二级巡视员丁先忠,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张传博,省侨联二级巡视员李发勇,省法学会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