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现在人们消费意愿降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受到多种内外部因素的交织影响。理解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对于促进消费、稳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经营表现中,“售后保障”连续三年最受关注,“多平台价格差异大”成为影响消费意愿的关键因素,占比高达31.9%,这与线上线下消费场景中所谓的“划线价”“折扣价”“补贴价”“全网最低价”等现象不无关系。“过度包装”(26.5%)、“刷单炒信”(26.5%)在影响消费意愿的因素中分列第二、第三位,显示出...
突出“民”:提升消费能力释放消费意愿 提振消费,前提是有消费能力。消费者“想买”并且“买得起”才算是有效需求。此次《方案》突出“民”字,把惠民生与促消费相结合,着力打通当前制约消费的卡点堵点,进一步释放我省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增强“能消费”的底气。《方案》一方面在就业、分配等环节“开源”,...
在消费意愿有所下滑的背景下适时向城乡消费者尤其是中低收入消费者发放消费券,直接推动消费循环加速;同时有效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确保就业的稳定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解决影响消费者消费的最核心问题,即有钱消费的问题。
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在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上下功夫。明年将通过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等多种方式,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比如,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快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
4月19日,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与立信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2024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指数为133.3,高于景气临界值100。其中代表当前消费意愿的即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17.7,高于景气临界值100;代表未来消费意愿的预期消费意愿指数为148.9,显著高于景气临界值...
根据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消费者的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收入预期,而不是当前的消费收入。所以,现在消费者控制自己的消费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消费作为经济的一极,相当重要,所以会想方设法让大家消费。 对于可选消费,方法是提供补贴。刺激消费。 对于必选消费,则会是逐步提高公用事业的消费价格。
消费意愿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消费的意愿和倾向。消费意愿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意愿,它是基于消费者的经济状况、未来预期、消费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以下是关于消费意愿的详细解释:一、定义消费意愿的重要性。经济活动中,消费是重要的驱动力之一。消费者愿意消费的程度直接...
《2024新能源汽车消费观察报告》出炉:购车热选车慢 年轻人“触电”意愿超五成 来源:媒体滚动 来源:北京商报 “今年以来,选择新能源车的用户占比过半,但在强烈的购买意愿下,消费者的决策时间被拉长。”12月19日,在2024北京汽车流通行业年会上,北京商报深蓝智库发布的《2024新能源汽车消费观察报告》(以下简称...
一、男性用户规模及粘性双提升,线上消费意愿被唤醒 1、伴随智能设备与服务的普及,中国移动互联网男性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6.2亿,占据全网50.4% 2、男性用户深化移动互联网使用行为,APP使用时长及数量均保持增长 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4月,男性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达157.1小时,APP使用个数达28.2个,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