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这种方法相当的原始、暴力,但却是合成线性分子最常用的手段,而且还有利于使用不同的保护基保护分子中大量的羟基。课题组拆分出的砌块结构如下,一共 9 个: (上图:岩沙海葵毒素全合成中,使用的 9 个合成砌块) 这9 个砌块不是随便划分的,每个砌块的端基都尽量选择无手性碳原子,这样可以减少合成过程中手性...
PTX 是目前已完成化学全合成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手性碳最多的天然产物之一,不论从反应路线设计还是反应难度上看,其全合成过程堪称攀登有机化学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在PTX 的全合成过程中使用和发现了不少新的试剂、化学反应及机制等,不仅对有机合成而...
天然药物化学探秘:岩沙海葵毒素的合成之旅1971年,Science杂志披露了从美国夏威夷的海洋生物软体珊瑚“limu-make-o-Hana”(Palythoa sp.)中成功分离出岩沙海葵毒素(PTX)的消息。经过长达10年的深入研究,美国夏威夷大学的Moor教授团队与日本名古屋大学的Hirata教授团队几乎同时揭晓了PTX的详细化学结构。这种被誉为“...
皮沙海葵科,沙群海葵属)的非蛋白毒素,也是已知非蛋白毒素中毒性最强烈的毒素之一。软珊瑚、玫瑰海葵...
岩沙海葵毒素(palytoxin, PTX) 岩沙海葵毒素(palytoxin, PTX)可谓是对于有机化学有一些了解的同学必然知道的梗:其巨大的分子结构,密集排布的手性中心(加上双键,共71个,意味着其有2.36*10^23种立体异构体)令人望而生畏。然而合成化学家并没有被吓倒:于1994年哈佛大学Yoshito Kishi教授完成了其全合成的工作!接下来...
Kishi 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逆合成分析法对PTX 的结构进行了仔细和缜密的研究,决定将PTX 分成若干个更易于合成的“碎片”或“片段”,试图首先合成这些“片断”,然后将这些“片断”拚接在一起,从而最终完成PTX 的全合成。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片断”结构见下图。
我个人认为Sharpless的方案更胜一筹,因为将两个羟基分成erythro和thereo分别处理的方法比Kishi的分法更科学,也更有普适性。合成岩沙海葵毒素时Kishi也没有采取自己提出的方案而是用了TLC拆分。同时Sharpless采用的丙酮保护邻二醇的保护方法也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固定构象防止消除。
海葵毒素是从海洋生物中出来的一种剧毒物质.科学家用了8年时间才完成了海葵毒素的全合成,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Me表示甲基).实验测得海葵毒素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1569.已知海葵的分子中C、O、N的原子个数之比为43:18:1,试通过计算确定海葵毒素的分子式 ....
岩沙海葵毒素的全合成是有机合成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拓展了分子大小与复杂度的界限,对合成方法与构象分析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完成全合成意味着人类拥有了对这种物质的自主产权,为未来可能的应用打下了基础。岸义人教授及其团队在天然产物全合成领域的贡献值得铭记与敬仰。
盐沙海葵毒素的全合成路线盐沙海葵毒素的全合成路线 第一步:(Z)-2-氯丙酸乙酯与2-氨基-3-甲基丁醛反应,可以得到1-(2-氯乙酰基)-3-甲基丁醛;第二步:1-(2-氯乙酰基)-3-甲基丁醛可以与钠的氢氧化物进行反应,可以得到1-(2-氯乙酰基)-3-甲基丁酰氢钠;第三步:1-(2-氯乙酰基)-3-甲基丁酰氢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