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海绵机场”?“海绵机场”,旨在构建“源头滞蓄减排+过程绿色控制管理+末端生态调蓄入渗”的全体系化绿色雨水管理系统,通过源头削减、过程控制和末端调蓄的排水体系,构建从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四方面的海绵体系,最终达到有效减低外排径流量、控制点源和面源污染的多种效果,实现水径流控制率75%,再生...
大兴国际机场已经成为“海绵机场”。成为“海绵机场”的标志: 大兴国际机场已经实现雨水全收集、污水全处理,并达到零排放的标准。 场内自然积存水量达到70万立方米。大兴国际机场成为“海绵机场”的主要措施: 雨水收集系统:机场通过渗、滞、蓄、净等技术,在直接与雨水接触的部分设置雨水桶等设施;中端建...
近日,青岛新机场水土保持工程列入山东省水土保持优秀案例。作为青岛“沟通南北、辐射西部、面向日韩、连接世界”的重要新建工程,青岛机场把绿色、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建立了完善的水土保持全过程管理体系,全力打造绿色机场、海绵机场。坚持高标定位 树立绿色建设理念 因项目所处地为北方土石山区的冲击...
摘要:机场属于大面积的硬化地区,由于航站楼建筑面积、飞行区地面材质等限制,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很难采用常规的建筑或小区模式;南方某机场位于沿海地区,具有地下水位低、土壤为填海区下渗能力不足、需防范鸟类聚集等具有突出的机场特点;同时,机场属于排水防涝特别重要地区,排涝等级及压力高。本文探索了南方滨海某机场的海绵...
“大兴机场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定位为‘海绵机场’,无论是蓄水设施的设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是污水的处理,都是节水的典型。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地的朋友来到北京,一到机场,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我们这个城市的节水文化。”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张欣欣介绍。
本周是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让我们走进这座“海绵机场”。(航站楼内的立体绿植,均采用了节水技术滴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景观湖,可蓄水50万立方米)航空港的国际难题 内涝积水,是航空港的国际性难题。机场大多位于地势坦荡的平原,大面积的飞行区地面经过硬化改造,雨水难以下渗。此外,航空和物流公司驻场,海关...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推动、亲自命名、亲自宣布投运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示范性工程。北京新机场建设指挥部联合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和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依据“海绵城市”理念,首次提出“海绵机场”概念,融入机场规划设计、...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国内首个采用集中式单体五指廊造型航站楼、全国首个集高铁地铁于一体的零换乘综合交通中心。新机场的创新之处不止如此,昨日,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获悉,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提出规划打造全国第一个绿色“海绵机场”,目前已完成海绵项目方案,建成后,将实现水径流控制率75%,再生水利用超过50%。
大兴机场变海绵机场!北京将构建“1+16+N”海绵城市 从今天开始,北京正式进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养成节水好习惯,树立绿色新风尚”。水务部门将通过节水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普及节水知识,推广节水技术,培养节水意识。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目前全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为18%,...
其中,大兴国际机场已经建成成为“海绵机场”,7个月吸水70万方。据了解,大兴国际机场作为本市海绵城市的重点项目,是海绵城市规划体系N中的一份子,在规划建设、科技的应用、运行管理技术等方面探索创新节水先进经验,将全场水资源和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回用,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实现了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