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至30日,海洋可控震源项目在湛江北部湾海域成功进行了第三次海试,此次海试由湛江湾实验室及吉林大学林君院士团队共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油气勘探装备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海洋可控震源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作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专题重点...
2024年12月26日至30日,海洋可控震源项目在湛江北部湾海域成功进行了第三次海试,此次海试由实验室及吉林大学林君院士团队共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油气勘探装备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海洋可控震源系统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作为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专题重点项目,由实验室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海油、吉林大学林君院士团队共同...
3.1.1 全球主要地区海洋可控震源销售收入及市场份额(2019-2024年) 3.1.2 全球主要地区海洋可控震源销售收入预测(2025-2030) 3.2 全球主要地区海洋可控震源销量分析:2019 VS 2023 VS 2030 3.2.1 全球主要地区海洋可控震源销量及市场份额(2019-2024年) 3.2.2 全球主要地区海洋可控震源销量及市场份额预测(2025-2030) ...
11月24日,吉林大学林君院士团队联合湛江湾实验室及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首次成功实施国内自主研发的海洋可控震源海上示范应用,标志着我国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具备自主研发海洋油气勘探设备的能力,在海洋勘探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海洋可控震源技术是一项海洋勘探手段,仅被少数西方国家掌握,此前我国尚处技术空白状态。从国外进口海...
海洋可控震源是一种先进的海洋勘探技术,目前我国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在湛江海域,吉林大学林君院士团队联合湛江湾实验室及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成功实施了国内自主研发的海洋可控震源海上示范应用,这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具备了自主研发海洋油气勘探设备的能力。如果您对这一技术有更深入的兴趣或需求...
该成果由林君院士团队研制出国内首台海洋电磁式可控震源试验样机。震源额定输出力为1t,最大行程位移90mm。震源外部密封壳体,最大工作水深10m;突破了低频拓展与频带拓宽技术,引领“两宽一高”海洋地震技术的发展;优化海洋电磁式可控震源装备工艺,解决水密性与激振器线圈高效散热等技术难题,达到装备能够水下10米连续工作...
2024年8月14日恒州博智(QYResearch)调研发表的【2024-2030中国海洋可控震源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本报告基于深度全面的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海洋可控震源市场的现状、驱动因素、技术发展趋势、限制因素、主要参与者、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趋势、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以及产品特点等关键信息。报告旨在提供...
海洋电磁式地震可控震源信号方式研究.doc,海洋电磁式地震可控震源信号扫描方式研究+ 陈祖斌* 孙锋 林君 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长春,130026 地球信息探测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摘要:地震勘探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可
海洋勘探系统可以通过海洋地震测量的方法实现海洋物探,例如采用可控震源激发振动信号,该振动信号在水下被反射以产生相应的反射信号,从而海洋勘探系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获取勘探信息。由于可控震源产生的振动信号可以人为控制(例如振动信号的信号频谱和/或其它特性可以由人工设置),因此可以保证地层穿透深度、分辨率及反射...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洋可控震源控位装置,包括:气囊、气囊圈和可控震源,其中:所述气囊为环形的轮胎形结构,用于产生浮力,通过控制气囊中气体的量,控制可控震源在海中的位置;所述气囊圈置于气囊的中心孔内,用于固定气囊并且可在可控震源上装配;所述可控震源,内置于气囊圈内用于产生振动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