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海军工程大学)的马伟明院士、鲁军勇教授,在2023年第15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介绍了电磁发射的技术特点和技术分支,归纳了电磁发射系统包含的脉冲储能、脉冲电能变换、脉冲直线电机、检测与控制、高速高过载制导五项共性技术,综述了电磁发射在军事平台和武器领域、民用及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
为了海军解决这块心病,马伟明下了“哪怕少活十年,也要攻下特种电力技术难关!”的决心! 他带着团队,夜以继日地研究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历时5年,全部攻克43项核心技术,揭开了我国舰船动力从传统机械方式向全电力方式转变的序幕。这项技术的攻克,也...
”马伟明经过深入分析,毅然决定继续坚持往前走。10年攻关,10年艰辛。不服输的马伟明,硬是把这一世界公认的重大核心技术难题成功解决了。世界同行这才反应过来,明确宣布:转向,搞中压直流系统。此时,马伟明已经在这个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实现了我国舰船动力的跨越发展,使我国全电化舰船技术一举达到世界领先...
电磁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海军工程大学)的马伟明院士、鲁军勇教授,在2023年第15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介绍了电磁发射的技术特点和技术分支,归纳了电磁发射系统包含的脉冲储能、脉冲电能变换、脉冲直线电机、检测与控制、高速高过载制导五项共性技术,综述了电磁发射在军事平台和武器领域、民用及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致敬共和国脊梁、八一勋章获得者马伟明少将🫡 马伟明,男,汉族,1960 年 4 月 6 日出生,江苏省镇江市扬中人。1978 年 10 月入伍,1996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海军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 - 国研红三镰于20240621发布在抖音,已经
马伟明,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八一勋章”获得者。他41岁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院士,在舰船综合电力技术、电磁发射技术和新能源接入技术等领域,取得让世界瞩目的创新成果。舰船动力系统领先美国10年以上。 #正能量 #人物故事 #励志 #我的观影报告 - 倾戈故事★于20230508发
电磁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海军工程大学)的马伟明院士、鲁军勇教授,在2023年第15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介绍了电磁发射的技术特点和技术分支,归纳了电磁发射系统包含的脉冲储能、脉冲电能变换、脉冲直线电机、检测与控制、高速高过载制导五项共性技术,综述了电磁发射在军事平台和武器领域、民用及航天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2016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获得者、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科研创新团队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一个对我军战斗力建设有着卓越贡献的团队—— 他们研制出三代集成度不断提高的新型发供电系统,奠定了我国在舰船发供电领域国际领先的地位;研发的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技术,解决...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是我国“国宝级”专家,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仅用几年时间,在电磁发射技术上取得集群式突破,全面推动了我国武器发展从化学能到电磁能的发射革命。电磁炮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把待发射的炮弹(导体)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的两条平行导轨(导轨与水平方向成α角)上,若给导轨通以很大的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