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 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北宋考古学者吕大临《考古图》记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
[探索·发现]满城汉墓出土的博山炉像一处微缩的海上仙山 选集 更多 《探索·发现》 20250122 小墓里的宝藏(1) 《探索·发现》 20250121 黄梅楚墓 《探索·发现》 20250120 高淳史前遗址探秘 《探索·发现》 20250119 徐阳十五号大墓发掘记(下) 《探索·发现》 20250118 徐阳十五号大墓发掘记(上) 《探索...
“海上仙山”——汉代博山炉造型设计研究.pdf,艺术设计 文艺生活 LITERATURE LIFE 2021-07 “海上仙山”———汉代博山炉造型设计研究 张莹 唐朝晖 (湖南工商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 院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错金银博山炉,工艺精湛,形似山峦,
海上仙山— 错金铜博山炉汉代文物中少见的艺术珍品博山炉—由炉座,炉盘,炉盖三部分组成。通体错金纹饰,炉盖山峦重叠,动物,猎人栩栩如生,整体自然流畅。点燃香料后,香烟从镂空处,袅袅而出。#文物 #器物之美 #五一我要这样过 ##传承古代文化欣赏中国历史 #博物馆日 查看全部 打开App查看剩余内容...
博山炉,又称博山香炉,是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青铜材质为主。其名字来源于盖子形状酷似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山形层叠,有时还会雕刻云纹、水纹、鸟兽和人物等图案。焚香时,轻烟从镂空位置飘出,缠绕在香炉上,营造出群山朦胧的效果。绘制步骤: 线稿:绘制时要注意山的形状不能太“山”,要把握好整体比例。
此件镇馆之宝,出土于海昏侯刘贺墓的博山炉,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博山炉的“博山”,便是由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中国自古就有熏香的习俗,熏香习俗的传播,推动熏香文化的发展,熏香器具也应运而生。两汉时期稳定的社会 - 江西省博物
摘要: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错金银博山炉,工艺精湛,形似山峦,其视觉设计极富仙山美感.博山炉作为"经典器型"为后世流传,历史上它的器制非常多变,本文通过对博山炉炉体造型设计及演变历程研究,探寻博山炉作为汉代香炉典范的价值,影响以及对当代仿生设计的启示.关键词:...
阿里巴巴非陈巧生苏工匠心铜博山炉 海上仙山香道沉香炉熏笼焚香炉,香炉,这里云集了众多的供应商,采购商,制造商。这是非陈巧生苏工匠心铜博山炉 海上仙山香道沉香炉熏笼焚香炉的详细页面。材质:铜,产地:苏州,是否进口:否,产品编号:博山炉,工艺:半手工半机械,包装:纸
西汉时期,产自西域的树脂类香料传人中国,改变了古人直接焚烧萧艾、惠草等植株的方式,香具__。汉初已有许多专门用于焚烧的香炉,但大多造型简单。据说汉武帝嗜好熏香, ___地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命人模拟道家传说中东方海上仙山“博山”的景象,制成一,本题来源于2022-2023年银行
西汉时期,产自西域的树脂类香料传入中国,改变了古人直接焚烧萧艾、蕙草等植株的形式,香具___。汉初已有许多专门用于焚香的香炉,但大多造型简单。据说汉武帝嗜好熏香,___地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命人模拟道家传说中东方海上仙山“博山”的景象,制成一类造型特殊的香炉――博山炉。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