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半吐红巾蹙”,化用唐人白居易诗“山榴花似结红巾”(《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句意形象地写出了榴花的外貌特征,又带有西子含颦的风韵,耐人寻味。“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这是美人观花引起的感触和情思。此二句既表明榴花开放的季节,又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它不与桃李争艳、独立于群芳之外的...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出自宋代苏轼的《贺新郎·夏景》 诗句共14个字,诗句拼音为:dài fú huā làng ruǐ dōu jǐn, bàn jūn yōu dú. 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诗句出处《贺新郎·夏景》...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译文及注释 更多 作者:佚名译文厅室内静无人声,一只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梧桐树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出自苏轼的《贺新郎·夏景,拼音:dài fú huā 、 làng ruǐ dōu jǐn , bàn jūn yōu dú 。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出自 宋代苏轼的《贺新郎·夏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
1/3 徐行客 关注 今日诗词|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每日书摘打卡 -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前人异说纷纭. 南宋曾季狸《艇斋诗话》说《贺新郎》是苏轼在杭州万顷寺作,因寺中有榴花树,且是日有歌者昼寝,故有"石榴半吐""孤眠清熟"之语. 【译文】 小燕子飞落在雕梁画栋的华屋,静悄悄...
出处 唐·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示例:泛清香满棹秋,比~优游。元·乔吉《水仙子·菊舟》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大意应该是,等到那些浮浪之人弃你而去之后,再陪你驱赶寂寞,伴你过清静的日子。
颇似现代的“六七门科都挂红灯的韩寒居然拿了新概念作文一等奖”的境况,一时士论汹汹,激起一片群嘲不服之声。 韩寒少年成名这一点跟苏轼很像,但他们的相像之处也就仅止于此了。 当时虽然群论嚣然,但之后在欧阳修,梅尧臣的一再品评下,舆论的攻势总算才渐渐消解了。 欧阳修作为当时 “天下翕然而师尊之”的一代...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雕梁华屋静悄悄,燕儿轻飞,梧桐阴凉。那美人出浴后,手持丝织的白团扇,素手似白玉凝酥,几乎与扇融为一色。日暮天凉,她斜倚高枕睡得香熟,却被风声...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石榴》类的诗句。 石榴花儿刚刚露出一半羞红的笑脸,象折皱成团的红巾,浓艳无比。等到那些轻浮俗媚的花草都凋谢净尽的时候,只有石榴火红的花朵陪伴佳人渡过寂寞的时光。词人点化了白居易诗“山榴花似结红巾”,但能不露痕迹。特别是“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