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客”即游子,诗人自指。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说:“凄凄留子言,眷眷浮客心。……靡靡即长路,戚戚抱遥悲。”此化用其意。“空留听”是指杜鹃催归,而自己不能归去。过“褒城”便是入蜀境,虽在七盘岭还可闻见褒城鸡鸣,但诗人已经入蜀远别关中了。 这首诗是初唐五律的名篇,格律已臻严密,但尚留发展...
“浮客”即游子,诗人自指。“听”的是“子规啼”,子规一遍一遍地催促“不如归去”,诗人却只能“空留听”,“空留听”是指杜鹃催归,而自己不能归去。由此引起了诗人对故乡的不胜依恋,失意惆怅之情充满内心。一定要联系具体意境去理解。 【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浮客:四
黄鹂有婉转动听的叫声、温和柔婉的性情,往往象征美好事物,常被借以表达对春、对生机的赞美。结合“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等诗句,可知诗人独游在外,望着天上的残月和星空,思念家乡、亲人,渲染的是一种悲凉哀伤的情感,故选“子规”更符合诗歌的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注释】①“七盘岭”:在今四川广元,岭上有七盘关。②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此诗为流放途中所作。③平仲:银杏的别称。⑤浮客:游子。诗人自指。(1...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译文我独自远游在千里之外,如今在七盘山的西面高枕而卧。拂晓的残月很近地挨着窗子,天上的银河向西低垂,仿佛要从门户中流入。在这芬芳艳美的春天,银杏树一片翠绿,凄清的夜里,传来了子规的哀啼。我孤身在外,无依无靠,空自留在这里听那子规的...
出自:[唐代]沈佺期所作《夜宿七盘岭》 拼音:fú kè kōng liú tīng , 诗句:浮客空留听, 繁体:浮客空留聽, 上一句:清夜子规啼。 下一句:褒城闻曙鸡。《夜宿七盘岭》原文[唐代]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晓1月临窗2近,天河入户1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2。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这一句中的“空留听”是指杜鹃催归,而自己不能归去。过“褒城”便是入蜀境,虽在七盘岭还可听见褒城鸡鸣,但诗人已经入蜀远别关中了。自己正浸沉在杜鹃悲啼声中,鸡叫了,快要上路了,这七盘岭上不寐的一夜,更加引起对关中故乡的不胜依恋。作者把对故乡的不胜依恋之情融合在对杜鹃...
(2)题详解: 解答此题,要在熟读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理解“夜宿”的特点,从全诗来看,主要抓住关键句子“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来体会自然环境的特点,据此可以看出诗歌首尾呼应的写法。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