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并尝试翻译。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1、阳光照入潭水中形成深红色,暖暖的潭水中能见鱼儿游,潭四周树木浓密可藏乌鸦,儿童和老人喜悦地聚观谢雨盛会。常到潭边饮水的麋鹿突然逢人惊恐地逃避,猿猱听到鼓声不用呼叫而自来。这样的盛况回家应告诉未能目睹的采桑姑。2、村里姑娘们匆匆打扮一下就在门首看路过谢雨的使君,三三五五地挤着棘...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二)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jí) 门。相挨踏破茜(qiàn) 罗裙。 村里姑娘们匆匆打扮一下就在门首看路过谢雨的使君,三三五五地挤着棘篱门往外探望。你推我挤的有人尖叫裙子被踏破了。 旋:立即;使君:词人自称。棘篱:以荆棘围成的篱笆。茜:茜草,此处指代红色;罗裙:...
译文村外的层层麻叶因雨的滋润而泛着光泽,村内处处飘散着煮茧的清香。隔着篱笆不时听到缫丝女子悦耳的谈笑声。须发皆白的老翁拄着藜杖,老眼迷离似醉,捋下捋麦籽捣成粉末用来裹腹。在这青黄不接之时,我问老翁:「豆类作物何时能成熟?」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
元丰元年(1078)徐州发生严重春旱,作者作为徐州太守 ,曾往石潭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这组《浣溪沙》词即纪途中观感,共五首,这里是前三首。第一首写傍晚之景和老幼聚观太守的情形。首句写到潭鱼。西沉的太阳,格外红而大,也染红了潭水。由于刚下过雨,潭水增多,大约也涌进了不少河鱼,它们似...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声诗唐代配乐之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洗涤、漂洗也;「沙」,古通「纱」,故所「浣」者,「纱」也。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二),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门。相挨踏破茜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四),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半依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