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至2012年4月在浙江大学材料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4月月加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2015年5月回到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工作。主要从事电化学储能材料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致力于过渡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碳材料、多孔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以及相应材料在电化学储能和能量转换领域的...
夏新辉 565人看过 ScholarID:CN-BX74MW7J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被引频次 5 成果数 3 H指数 1 G指数 2领域: 无机化学 期刊 0% 会议 33.3% 专著 0% 其它 66.7% 总计 3篇 2007年成果数1 2009年被引量1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Pine-Needle-Like Cu-Co Ske...
个人简介: 夏新辉博士于2010年6月在浙江大学材料系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工科博士学位。之后从 2010年7月到2012年4月,在浙大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接着从2012年4月到2015年5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高级博士后研究工作。从2015年5月开始,夏新辉博士回国受聘为浙大“百人计划”研究员,并在浙大全职工作。夏新...
近日,浙江大学夏新辉研究员、涂江平教授与浙江工业大学夏阳副教授合作,受邀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Revisiting scientific issue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of lithium-sulfur batteries”的综述文章。该综述系统总结了压实密度、硫的负载量和E/S等工艺参数对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
最近,浙江大学夏新辉研究员(第一单位通讯作者)和海南大学林仕伟教授以及中山大学卢锡洪教授通过简单的水热和氨气煅烧过程在TiC-C阵列基底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MoSe2的形貌和相调控(1T → 2H → 1T-2H),构建了TiC-C负载的高性能N掺杂(1T-2H)MoSe2。同时,通过DFT计算和球差TEM,作者也提出可能的相转变机制(1T → ...
@浙江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夏新辉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刘奇教授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郑旭升博士合作,利用三维(3D)垂直石墨烯(VMG)导电网络作为优良的电子和电荷传输基底,同时结合低温磷化处理首次获得了含有磷酸根插层和氧缺陷的MnO2,成功实现了一种高容量、高倍率的P-MnO2-x@VMG正极材料。O网页链接 O网页链接 ...
登录 免费注册 夏新辉 浙江大学 / 科研之友号:74744324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0 项目 306 成果 4369 阅读 350 下载 20657 被引 79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赞 分享 科研之友微信新浪微博Facebook分享链接 夏新辉 浙江大学材, 研究员 / 科研之友号:47520552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3 项目 238 成果 5841 阅读 480 下载 24858 被引 88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题目】【题目】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夏新辉研究员团队研制出首例基于霉菌孢子碳技术的高能量密度锂硫电池,他们将废弃果蔬发酵的霉菌孢子碳作为储能材料引入能源领域,获得的电池容量比市场上最好电池高3倍,未来有望解决电动汽车长途行驶的续航能力问题,【题目】【题目】【题目】【题目】【题目】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
不管是不是石锤,学院内部都当做无事发生。改组学生奖学金照样拿,而夏老师已经要转为长聘教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