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注理论,关于气体电击穿机理的一种理论。由R.瑞特与J.M.米克于1937年提出。汤森理论奠定了气体放电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气体放电研究的发展,有些现象只由汤森理论难以解释,例如放电发展的速度比碰撞电离快,放电通道是不均匀的而呈折线形状,因此需要寻求其他理论。流注
解析 流注理论认为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是电子崩达到某一程度后,电子崩产生的空间电荷使原有电场发生畸变,大大加强崩头和崩尾处的电场。另一方面气隙间正负电荷密度大,复合作用频繁,复合后的光子在如此强的电场中很容易形成产生新的光电离的辐射源,二次电子主要来源于光电离。
流注理论为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高电压技术中,流注理论是一种理论模型,用于描述在绝缘材料中的电荷运移行为。这个理论基于流体力学中的类比概念,将电荷在绝缘材料中的运动视为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 流注理论主要基于两个假设: 1.绝缘材料中存在自由电荷。
流注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语言交际中存在着一种语境依赖的推理过程,即通过对所给信息的片断和线索进行逻辑推导和推断,从而得出一系列可能的推论。 流注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暗示(implicature)。暗示是指在语言交际中使用模糊、间接、含蓄方式传达特定信息的现象。当我们在对方的话语中发现暗示时,我们会根据语境和背景知识...
百度试题 题目什么是流注理论?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考虑了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和空间光电离的作用,适用两者乘积大于0.26cm时的情况。反馈 收藏
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的区别 流注理论适用于高气压、长气隙的情况;汤逊理论适用于低气压、短气隙的情况;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放电过程,不能用一种理论来取代另一种理论。在pd值较小的情况下,初始电子不可能在穿越极间距离时完成足够多的碰撞电离次数,因而难以集聚到足够多的电子数,就不可能出现流注,放电的自...
(1)汤逊理论:自持放电由阴极过程来维持; 流注理论:依赖于空间光电离。 (2)γ系数的物理意义不同。 电场不均匀程度的划分 电场越不均匀,击穿电压和电晕起始电压之间的差别越大; 从放电观点看:电场的不均匀程度可以根据是否存在稳定的电晕放电来区分; ...
(1分)汤逊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电子的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时电流倍增的主要过程,而阴极表面的电子发射是维持放电的重要条件。(2分)流注理论的基本观点:①以汤逊理论的碰撞电离为基础,强调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作用,着重于用气体空间的光电离来解释气体放电通道的发展过程。②放电以起始到击穿并非碰撞电离连续量变的过程,当...
流注理论的要点 电子崩阶段 空间电荷畸变外电场 流注阶段 光电离形成二次电子崩,等离子体 2 1.电子崩阶段 电子崩外形:电子崩中的电子数:n=ex 例如,正常大气条件下,若E=30kV/cm,则11cm-1,计算得到随着电子崩向阳极推进,崩头中的电子数目 x/cmn0.290.3270.4810.52450.6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