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实践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时年59岁。 1937年在延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6周...
1935年2月24日,在从江西转移至福建的长汀突围战斗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何叔衡体力难支,为了不拖累同伴,他纵身跳下悬崖,被敌人找到后拼死反抗,不幸壮烈牺牲,时年59岁,践行了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巫锡文 欧阳春香)
然而,修械所开工后,冶炼烟雾大、机器噪声大、人员流动大,易于暴露目标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日军对修械所所在地的残酷“扫荡”,也使修械所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几经考量,八路军总部做出决定:将修械所迁往更为隐蔽的山区,同时扩大规模,建造一座大型兵工厂。1939年年中,经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商议通...
2014年10月31日,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故事。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提到陈树湘。 这位让习总书记念念不忘、多次提及的红军师长陈树湘,到底有着什么样的...
1935年2月24日,在从江西转移福建的长汀突围战斗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何叔衡体力难支,为了不拖累同伴,他纵身跳下身后的悬崖,不幸壮烈牺牲,时年59岁,践行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我绝对不是我一家一乡的人,我的人生观,绝不是想安居乡里以善终的,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谋升官发财以愚懦...
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成语: 殚精竭虑,、蜡炬成灰、 鞠躬尽瘁 呕心沥血: 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 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陈树湘: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有一幅油画。 这幅油画中的主人公是陈树湘,油画上方写着的“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是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率领的红34师的真实写照。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历史的丰碑: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作者:赵乐秦(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最惨烈、最悲壮、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场战役,是“不忘初心”的历史丰碑。“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这是红34师师长陈树湘牺牲时的英雄誓言,体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何叔衡:“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一大代表 何叔衡和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12名一大代表中,30岁以下的11名,何叔衡以45岁“高龄”成为年纪最大的一大代表。而在此之前,何叔衡已经创造了两个纪录:年纪最大的师范学生、年纪最大的新民学会会员。此后他又创造了两个“纪录”:苏维埃红色政权首任“大...
红网时刻永州6月8日讯(通讯员 黄潜 李文秀)1934年,在红军长征中担任总后卫的红五军团34师,浴血奋战保护主力部队转移,年仅29岁的师长陈树湘腹部中弹被捕后,断肠就义,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陈树湘,原名陈树春,1905年3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福临铺镇一个贫苦佃农家庭,从小生活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