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冯洋研究员团队通过构建“流域-河口-近海”连续体模式,探讨了季节性风场转变对典型河口美国切萨皮克湾(Chesapeake Bay)缺氧区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博士生郑有昌为第一作者,冯...
主题报告现场 与会专家学者就流域-河口泥沙变化、河口-海岸滩涂变化与保护、河口工程群对河势的影响、河口水资源安全保障、河口盐水入侵、近海风暴潮特性、河口生态系统变化和评估、海洋渔业碳汇、流域社会-生态协同治理等流域-河口-近海影响高质量...
为加强对这个复杂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基于流域-河口-近海团队多年的研究, 2015年12月18日,王德利、陈能汪、刘红斌(香港科技大学)与Cindy Lee教授(美国石溪大学)作为客座编辑(Guest editors), 组织该团队在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专刊(第166期),主题为:River-estuary-coast continuum: biogeoch...
本文主要对流域-河口-近海系统中影响氮、磷营养盐输移的因素进行分析,阐述研究氮、磷营养盐输移的方式,对流域-河口-近海系统整体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流域-河口-近海系统;氮、磷营养盐;输移 氮、磷元素是构成生命生源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海洋生物循环的物理基础,在控制海洋生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
在OCPs的环境迁移和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水环境中OCPs的研究主要侧重 于OCPs在水环境某一区域介质(水,沉积物,生物体)中的分布,对于系统地研究水体中OCPs从流域-河口-近海的迁移转化还是较少,此外对中国一些大 江大河的OCPs入海通量的研究也较少.本文以九龙江为例,研究了九龙江流域-河口-近海水体中...
河口溶解流域水体龙江金属 学校编码:10384密级 学号:22620081151550 硕士学位论文 自然水体溶解态金属分析方法的建立及九 龙江流域-河口-近海溶解态镉的分布 MethodologyofDissolvedTraceMetalsMeasurementsin NaturalWatersandDistributionofDissolvedCdinthe JiulongRiver-Estuary-CoastalSeawater 杨西茜 指导教师姓名:***教授 专业...
摘要 2014—2016年对鳌江流域干流和河口近海鱼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08种(含亚种),隶属于16目42科97属,其中干流55种(含亚种),河口及近海63种(含亚种),干流和河口均出现的有9种;结合文献资料,鳌江共记载有鱼类119种(含亚种),隶属于16目43科100属。鳌江干流鱼类群落多度大于1% 的种类有11种,前5位依...
海陆统筹的“流域-河口-近海系统”微塑料源-汇过程研究,不仅可为分析海岸带地区污染物的源-汇过程提供参考,对于按照海陆统筹的理念提出健康海洋调控对策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近期,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清洁生产杂志)(IF=9.297)以“Source-Sink Process of Microplastics in Watershed-Estuary-Offshore System...
2021年10月30日,由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黄邦钦教授和陈能汪教授共同召集的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香山论坛(以下简称“香山论坛”)第57讲“流域-河口-近海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在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曾呈奎楼顺利举行。论坛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进行。来自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香港大学、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浙江...
哥伦比亚河口近海地区盛产鲑鱼。鲑鱼每年9月至次年2月在河流上游砂砾底质的浅水区产卵,孵化于淡水中的幼鱼在次年春季游入海洋。哥伦比亚河流域曾修建了大量的水库以及帮助鲑鱼洄游的鱼梯。水库建成后,幼鱼到达河口近海地区的时间延后,数量减少。 (1)比较产卵区所在河段与河口区的河流水文环境差异。 (2)分析建坝后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