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作者:余华国家:中国年代:1993年作品简介:《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
活着,1992年春节后,我在北京一间只有八平米的平房里开始写作《活着》,秋天的时候在上海华东师大招待所的一个房间里修改定稿。最初的时候我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作福贵的一生,可是困难重重,我的写作难以为继;有一天我突然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让福贵出来讲述自己的生
活着 作者:余华 分类:现代小说 日期:2020年03月08日 状态:完本开始阅读 加入书架 1992年春节后,我在北京一间只有八平米的平房里开始写作《活着》,秋天的时候在上海华东师大招待所的一个房间里修改定稿。最初的时候我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作福贵的一生,可是困难重重,我的写作难以为继;有一天我突然从第一人称...
《活着》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
《活着》这部作品,是余华以深刻而独到的眼光,对人生百态和命运的思考。他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几代人的悲欢离合、生死离别,以及他们在社会历史变迁中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困境,通过主人公福贵的生活历程展示得淋漓尽致。在这个过程中,福贵经历了从游荡少年、掘藏中年到僧侣老年的转变,不仅是他个人的生命轨迹,也是...
余华这本书写了7次死亡,但他却为一个人的死停笔2个月,最后写下12个字后不禁落泪,成为了全书的点睛之笔!余华说自己在写作《活着》时也遇到过瓶颈,当他写到福贵和家珍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对儿子死亡的时候,就如同自己正在经历一样,他停下了笔,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往下写了。那个时候的福贵刚刚好是人生最艰难...
勇敢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我们去珍视与探索。结尾:余华的《活着》深刻的哲理与感人的故事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这十句名言不仅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揭示,更是对人生百态的细腻描绘。我们在品味这些名言的同时,也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历程,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余华惯以冷漠、低调的态度来进行叙事,《活着》就是这样一部用平淡手法描写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作品。但却正是这种平淡的写作手法,却往往能够一针见血,让人不忍卒读。这其中有诸多缘由,一方面是因为故事本身所具有的悲剧性,另一方面则在于作者运用的一些写作技巧烘托出故事的悲情色彩。通读《活着》这篇小说,我们...
余华听了,如梦初醒,推翻了之前的稿子,以第一人称下笔。他一边写,一边痛哭流涕,这种强烈的代入感,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这部作品就是《活着》。《活着》出版后,还被张艺谋拍成电视剧,余华也因此声名远扬。《活着》剧照 成名后,余华曾被指责抛弃糟糠之妻,但他并不在乎。他曾说:“爱不是我多有钱,有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