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洞穴奇案 作者:(美)彼得.萨伯 译者: 陈福勇,张世泰 出版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 2012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笔记:(开始时间:20140123) 1.书的类型:论说性书,法学案例分析 2.整本书的内容:通过对一个虚拟的案例的讨论,用不同的虚拟法官... (展开) ...
《洞穴奇案》是由十四位“法官意见书”构成的法哲学著作,其原创作者富勒乃是当代西方法哲学大师,他虚构了这桩洞穴探险者因受困洞中而杀害并吃掉同伴的刑事案件,并撰写了最高法院的五位法官意见书。 第一部分 4300年:五位法官,五个观点 一、案情回溯:洞穴探险者谋杀案 四名被告都是洞穴探险协会的成员,该协会由一些...
洞穴奇案的创作者· ··· 彼得·萨伯作者 萨伯作者 作者简介· ··· 萨伯(Peter suber,1951- ),影响甚广的“开放近用运动”(open Access Movement,提倡在科研文献发表的同时,将电子文本在网上公布,以便读者免费取阅)的发起人。1973年毕业于美国叶尔汉姆学院,1978年获西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担任叶尔汉姆...
《洞穴奇案》观点一:尊重法律条文,为首席法官特鲁派尼的陈词。他建议维持陪审团及初审法官的判决,即判处被告绞刑。被告根据法典原意——“任何人故意剥夺了他人的生命都必须被判处死刑”——应当有罪。法律条文不应当对任何人有任何例外,即使同情心往往会体谅这些人当时的处境。但在定罪毫无争议的情况下,他建议罪罚分离...
洞穴奇案的创作者· ··· 彼得·萨伯作者 萨伯作者 作者简介· ··· 萨伯(Peter suber,1951- ),影响甚广的“开放近用运动”(open Access Movement,提倡在科研文献发表的同时,将电子文本在网上公布,以便读者免费取阅)的发起人。1973年毕业于美国叶尔汉姆学院,1978年获西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担任叶尔汉姆...
西南政法大学教师秦涛比较好奇,假如“洞穴奇案”发生在中国古代,会得到怎样的审判?为此,他仔细翻查先秦诸子,将与此案稍有联系的词句划出来。其中,法家的结论最直截了当:既然违反法条,就应当依法论处。富勒精心设计的一切细节,在法家眼中全成了毫无意义的幺蛾子。儒家的态度稍微暧昧一些,仍是“法无可恕,情...
《洞穴公案: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杜撰了一个中国式的“洞穴奇案”,书中以中国古代的“管秋阳食人案”为原型,塑造了一场如电影般精彩的“朝堂辩论”。14位虚构的古代人物围绕该案应如何判决产生激烈讨论,内容涵盖礼与法、世俗伦理与儒家统治、民间舆论与司法审判等价值冲突。通过对虚构案件的辩论,进而深入探究传统...
《洞穴奇案》:十四个法官,十四种观点 子不语 中国人民大学 管理学硕士 “富勒的洞穴探险者奇案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法律虚构案例”——萨伯 《洞穴奇案》是由十四位“法官意见书”构成的法哲学著作,其原创作者富勒乃是当代西方法哲学大师,他虚构了这桩洞穴探险者因受困洞中而杀害并吃掉… ...
《洞穴奇案》:极端伦理困境视野下的法哲学对话 《洞穴奇案》始于一个令人揪心的案例——五名洞穴探险人因山体塌方被困洞穴,食材耗尽,陷入绝境,为了维持生存,决定以抽签的方式选出一名牺牲者,其余四人吃掉他的血肉以存活。威特摩尔是这个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撤回同意,其余四人仍执意抽签,并恰好选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