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清乾隆55年大雅堂刊本 大小:95M 简介:《洞天奥旨》又名《外科秘录》,为清代名医陈士铎的外科专著。全书分16卷,首载经络图,次为通论四卷,诸症九卷,又有奇方三卷。其对外科疮疡,辩证精当,用法神妙,处方大多屡试屡验,为清代外科上乘之作。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秘录》。十六卷。清·陈士铎述。...
夫痈疽之生,原无定位,生于平地,虽大而无危,生于险地,虽小而必死。险地者,一在脑户,一在舌本,一在悬雍,一在喉节,一在胡脉,一在五脏俞穴,一在五脏系脉,一在两乳,一在心(鸠尾),一在两手鱼际,一在肠屈之间,一在水道之后,一在九孔,一在两(口卸)肠,一在神主之舍,一在伏兔,一在两鬓,一在两颐,一...
洞天奥旨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秘录》。清·陈士铎述。16卷。刊于1694年。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故以《洞天奥旨》为书名。卷1~4统论疮疡病候,诊法及用药;卷5~13记述外科、皮肤科及金刃、跌打、虫兽伤等150余种病证的治法;卷14~16选录各家外科治疗方剂。作者治疗外科病证十分重视辨明经络、阴阳,...
收录于合集 #《洞天奥旨》 142个 内丹者,生赤色于皮毛之内,而外不十分显出也,点灯照之,若用纱裹朱砂而透明,故以内丹呼之。此等之丹,得于胎热。其母受胎之后,不忌热物,信口贪食,或感夏天风热,或好色浪战,皆能助火,火邪内攻,胎受其毒,而传气于小儿,乃发为丹毒也。此火...
《洞天奥旨》,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秘录》。十六卷。清.陈士铎述。刊于1694年。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卷一-四统论疮疡病候,诊法及用药;卷五-十三记述外科、皮肤科及金刃、跌打、虫兽伤等150余种病证的治法;卷十四-十六选录各家外科治疗方剂。虽然所述为外科,但作者依然重视辨证论治,尤其重视辨明经络...
《洞天奥旨》---(清)陈士铎---(九) (2008 神秘汤 治瘰疬。 橘皮一钱,紫苏一钱,人参二钱,桔梗三钱,桑皮一钱五分,生姜五分,五味子三分,水煎服。 木通汤 治瘰疬。 木通一钱,车前子二钱,猪苓二钱,泽泻二钱,连翘一钱,花粉二钱,金银花一两,瓜蒌子二钱,水二钟,竹叶、灯芯煎服。忌醋、猪头肉肠肝、驴马...
《洞天奥旨》又名《外科秘录》是陈士铎晚年的著作,记载了他治疗外科疾病的经验。总论痈疽疮疡之标本、辨脉、善恶、顺逆、并发证、治法、调护等;列举外科、皮肤科、跌扑、金刃、虫兽伤157种证治;载外科用方281首。陈士铎在辨识疮疡吉凶顺逆及治疗疥癣、痈疽、疮疡、梅毒等外科疑难重症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
倘若未愈,宜诊其脉,看何经火盛,用药微泻之必愈。 【经验】一针即愈!治疗麦粒肿。 本文摘自《洞天奥旨》,明德初心做适当注解,明德初心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 免责申明: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
《洞天奥旨》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 ·洞天奥旨十六卷圖一卷 ·洞天奥旨十六卷 首页 . 专题板块 . 中國古籍目錄 . 子部 《洞天奥旨》最后更新 2023-04-14 浏览94次著者 (清)陳士鐸 卷数 十六卷 成书时间 清代精选发现 《北山錄》 《北山錄》 《開元釋敎錄》 《出三藏記...
书名:《洞天奥旨》 编著:清·陈士铎述 年代:清乾隆55年大雅堂刊本 页卷:720页6册16卷 大小:95M 米数:16 简介:《洞天奥旨》又名《外科秘录》,为清代名医陈士铎的外科专著。全书分16卷,首载经络图,次为通论四卷,诸症九卷,又有奇方三卷。其对外科疮疡,辩证精当,用法神妙,处方大多屡试屡验,为清代外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