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知,《洛神赋图卷》的“分身”古本约九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三本,北京甲本被乾隆定为第一卷,其余两卷简称北京乙本、北京丙本;辽宁博物馆藏一本,简称辽宁本,被乾隆定为第二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二本,简称台北甲本、台北乙本;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二本,简称弗利尔甲本、弗利尔乙本;英国大英博物馆藏一本,简称...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历代绘画史上古到中古时期绘画最重要的典范,其在布局上采用类似连环画式的结构表现情节,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长卷的先河。《洛神赋图卷》是顾恺之读曹植《洛神赋》后有感而作。曹植借美丽的洛神抒发了自己爱而不得的伤感情怀,其中也暗含了他在政治斗...
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纵27.1 cm,横572.8cm。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版本为宋代的摹本,故宫博物院所藏。《洛神赋图》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现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二件)、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故宫博物...
北宋摹本)晓凄美爱情故事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第八展厅“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8月3日开始展出第二期展品,《洛神赋图》卷(北宋摹本)闪亮登场。七夕节到来之际,赏《洛神赋图》卷(北宋摹本),了解曹植与洛神之间凄婉的爱情故事,别具意味。记者:林宁、梁嘉骏、许朗轩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宋摹本,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 匠人采用分层、分格构图的方法,在一层中包括多个不同的画面和人物,着重表现故事冲突和事态发展转折点的瞬间,体现出美术从从礼仪走向文学和艺术的倾向。正是有了这样的发展,中国传统人物画开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走向成熟,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正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洛神赋图卷 晋 顾恺之(传) 绢本 设色 27.1 X 572.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洛神赋图卷》是根据三国(公元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写《洛神赋》而创作的故事画。全卷共分四段,描绘的是曹操之子曹植从京城回东藩途经洛水时巧遇洛神的浪漫爱情故事。
名画一瞥 | 《洛神赋图》卷,晋,顾恺之(宋摹),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 此图是根据三国(220--265年)魏人曹植所写《洛神赋》而创作的故事画。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
【故宫学堂|赏《洛神赋图》卷(北宋摹本) 晓凄美爱情故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第八展厅“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8月3日开始展出第二期展品,《洛神赋图》卷(北宋摹本)闪亮登场。七夕节到来之际,...
六朝四家 魏晋南北朝 神话绘画 绢画 [图片] 绢本,设色,572.8*27.1cm,故宫博物院藏。此图以曹植《洛神赋》之意而绘,原件已佚,现为宋摹本。长卷绘曹植初见洛神,情意绵绵,但终究人神殊途,不得不离别;洛神乘云车向远方驶去,曹植乘轻舟溯流而上追赶云车,恋恋不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