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桥晚望【作者】孟郊 【朝代】唐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标签:季节写景冬天抒情地名洛阳 译文 注释 天津桥下的冰刚结不久,洛阳的大道上便几乎没了行人。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便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
洛桥晚望[唐]孟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mò)上行人绝。榆(yú)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注释①天津桥: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洛水之上。②萧蔬(xiāo shū)
此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初年(806年),当时孟郊随河南尹郑余庆为水路转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他定居于洛阳立德坊。[2] 折叠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折叠整体赏析 前人有云响口雨凯组钟项岁儿,孟诗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它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整利厚取绝备费...
洛桥晚望唐 · 孟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字词解释: 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天津桥:即洛桥。 陌上:即路上。东西走向小路即为“陌”。 萧疏:形容树木叶落。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
孟郊[唐代]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0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孟郊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以五言古诗为主,尤以描绘农村生活、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孟郊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但科举之路颇为坎坷。他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
【唐】孟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1)诗的前三句描摹了桥下冰初结、路上人行绝、榆柳萧疏和楼阁闲静等初冬时节的景致,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气氛。(2)有人评价此诗奇在结尾,有画龙点睛之妙。请从视角变换的角度分析这一评论。 相关知识点: ...
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行人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注:天津桥。即洛桥,在今河南洛阳西郊的洛水上 这首诗的大意是:天津桥下,河面刚刚封冻。洛阳的街道上,行人已经断绝了踪影。稀疏零落的榆树和柳树瑟缩在寒气中,连往日笙歌盈耳的层楼画阁也冷清下来。啊,只有银霜...
广西 洛桥晚望 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字词解释: 洛桥:在今河南省洛阳西郊洛水之上. 天津桥:即洛桥. 陌上:即路上.东西走向小路即为"陌". 萧疏:形容树木叶落. 嵩山...
唐宪宗元和初年秋(公元806),诗人孟郊担任水路转运从事,跟随河南尹郑庆余经洛水转运南方进贡给朝廷的物资,工作完成后已经是初冬时节。孟郊骑马从陆路返回洛阳,途经洛水上的天津桥(洛桥)时,已经是傍晚时分,随着夜幕的降临,天津桥下的河水开始逐渐凝结。孟郊立马桥上,放眼望去,只见通往洛阳的大道上,几乎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