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洋壳和陆壳岩石标本的化学分析表明,陆壳比洋壳多Si,K,少Fe,Mg和Ca。地球化学特性上,洋壳比陆壳低硅、碱,高铁、镁。 (2)标准洋壳总厚度仅7km左右,而大陆型地壳平均厚度约35km,两者相差5倍之多。陆壳不但上覆较厚(15~20km)的花岗岩质层,而且玄武岩质层也比洋壳厚得多。(3)洋壳岩石比陆壳年轻。陆壳上...
一、性质差异 1. 洋壳:特指构成洋底的地壳。2. 陆壳:主要表现为大陆、大陆边缘海以及较小的浅海。二、组成差异 1. 洋壳组成:- 海洋地壳相对较薄,主要由沉积层和硅镁层(厚度约5-6公里)组成,平均密度为3.0克/立方厘米。- 大致将大洋型地壳自上而下分为四层:- 松散沉积物,厚度不一,...
解析 答:1•物质成分上的区别:洋壳主要由 玄武岩质 及超镁铁岩石 组成,而陆壳则以 巨厚花岗岩 质层为特点。对洋壳和陆壳岩石标本的化学分析表明,陆壳比洋壳多Si,K,少 Fe,Mg 和Ca。地球化学特性上,洋壳比陆壳低硅、碱,高铁、镁。反馈 收藏
一、性质不同 - 洋壳:构成洋底的地壳。- 陆壳:主要表现为大陆、大陆边缘海以及较小的浅海。二、组成不同 - 洋壳组成:海洋地壳非常薄,由沉积层和硅镁层(5-6km)组成,平均密度为3.0g/cm³。大洋型地壳从上到下分为4层:1. 松散沉积物厚度变化大,平均厚度约为300米,在洋中脊附近...
陆壳的演变 在地球自身辐射热的作用或是宇宙辐射热的作用下,地球是一个高温熔融体,地表降温时,硅镁矿物率先结晶并在硅铝岩浆岩下沉积。地表继续降温,硅铝矿物结晶,在硅镁层地壳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硅铝层地壳。这是最古老的陆壳,无洋壳。 然后岩石圈破裂,基性、超基性岩浆喷出地表熔融陆壳,形成高耸的洋中脊和...
依据,陆壳和洋壳在物理性质,形成时代及厚度上的相互联系与区别(20)地球的内部圈层可以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地幔可进一步划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可进一步划分为外地核、过渡层及内地核。划分依据是地震波在地球中传播的不连续性。洋壳的厚度变化较小,物质成分主要相当于基性岩,物...
1. 性质差异显著:洋壳是指构成洋底的地壳,而陆壳主要表现为大陆、大陆边缘海以及较小的陆间海。2. 组成成分各异:洋壳由沉积层和硅镁层构成,平均密度约为3.0 g/cm³。大洋型地壳自上而下通常划分为四层:松散沉积物厚度和渗度不一,平均约300米,在洋中脊附近则难以保存;固结沉积物一般...
陆壳的演变 在地球自身辐射热的作用或是宇宙辐射热的作用下,地球是一个高温熔融体,地表降温时,硅镁矿物率先结晶并在硅铝岩浆下沉积。地表继续降温,硅铝矿物结晶,在硅镁层地壳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硅铝层地壳。这是最古老的陆壳,无洋壳。 然后岩石圈破裂,基性、超基性岩浆喷出地表熔融陆壳,形成高耸的洋中脊和洋壳...
1. 洋壳与陆壳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形成环境和物质成分上。洋壳是指覆盖地球表面的海洋岩石壳层,主要由含有钙、镁、铁、铝等元素的基性、超基性岩组成。这些岩石在海底不断增生,因此密度相对较小。2. 陆壳则是指地球表面陆地上的岩石壳层。它不仅相对洋壳更厚,密度也更大。陆壳的构成成分具有一定的变化...
浅谈天文地理:地球洋壳与陆壳的区别发布于 2022-05-03 22:55 · 1090 次播放 赞同1添加评论 分享收藏喜欢 举报 地理地球天文知识地理知识地理学天文学 写下你的评论... 还没有评论,发表第一个评论吧相关推荐 11:45 汽车锻造维京剑 上百年的做旧工艺 狗哥不敢测试!《锻刀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