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方及煎服方法:大黄(去皮,10克)、芒硝(10克)、甘遂(1克)。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二、功能主治泻热逐水。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手不可近。伴见短气烦躁,大便...
治疗建议:可尝试使用泻热逐水的中药方剂,如大承气汤或泻心汤。大承气汤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水煎服,可峻下热结,适用于肠胃燥热积滞。泻心汤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同样水煎服,可泻火通便。但需注意,这些方剂药性峻猛,中病即止,不可过用,以免损耗正气。中成药方面,可考虑三黄片或麻仁润肠丸,具体...
太阳、少阳病失治、误治而转属阳明,津液气血起决定性作用,其中津液存亡为关键。大承气汤泻热通腑、攻下之力峻猛,不使邪热灼津,养液也。若胀满为主,热实较轻,可去芒硝,枳、朴减量,轻下热结,即小承气汤;若痞满较轻,可去枳、朴,加甘草缓下热结,即调胃承气汤。若胃强脾弱,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谓之...
本方剂中的甘遂虽然用量很少,只有1g,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甘遂具有毒性,若是用量过多,就可能会伤及体内脏腑,但本药具有苦寒之性,能够泻热散结,善于峻下逐水,在张元素的《珍珠囊》里,更是评价本药是泄水的圣药,能够直接作用于水气所结的病变部位。 大黄苦寒,能够清泻胸腹的邪热;芒硝泻热通滞,润燥软坚,这两味...
功用为泻热逐水的方剂是 A. 十枣汤 B. 济川煎 C. 大承气汤 D. 大陷胸汤 E. 大黄牡丹汤 答案: D 分析: 答案:D 解析: 大陷胸汤功专泻热逐水,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营销 ...
所以,想要更好地治疗此症,最好是的方法就是泻热逐水。 大陷胸汤的药物配伍很简单,只有三味中药,分别是大黄、芒硝和甘遂,而且在煎药时,要先煮大黄,再下芒硝,最后才加入甘遂,这样做的目的,则是“治上者治宜缓”,以更好地发挥药物药效。 本方剂中的甘遂虽然用量很少,只有1g,主要原因其实是因为甘遂具有毒性,若...
泻热逐水破结的主方是十枣汤。十枣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泻热、逐水、破结的功效。此方剂由大戟、甘遂、芫花等组成,这些药物具有强烈的泻下作用,能够有效地排除体内的热邪和水湿。在中医理论中,泻热逐水破结是针对特定病理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旨在通过药物的作用,将体内的热邪、水湿以及...
泻热逐水类方以大陷胸汤为代表,大陷胸汤由大黄、芒硝、甘遂三味药组成。方中甘遂辛苦而寒,是泻水逐饮的峻药,长于泻胸腹积水;大黄、芒硝,泻热散结,与甘遂配合,而成泻热逐水的峻剂。陷胸汤类方为泻下之峻剂,必须脉证俱实方可使用。服药后水热从大便而出,应注意中病即止,以免过服伤正。 此类方剂有个...
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的古老智慧 大陷胸汤是一个源自《伤寒论》的经典方剂,由甘遂、大黄和芒硝三种药物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泻热逐水,适用于大结胸证的治疗。大结胸证的症状包括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者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而痛不可近,伴有大便秘结、日哺潮热、短气烦躁、舌上燥而渴、脉沉紧等。 🌿【...
【答案】:B 舟车丸——行气逐水;十枣汤——攻遂水饮;大陷胸汤——泻热逐水;控涎丹——甘遂、紫大戟、白芥子——祛痰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