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祠,顾名思义就是供奉碧霞元君的庙宇。碧霞元君,道教又称“天仙圣母碧霞元君”,老百姓亲切的称之为“泰山奶奶”、“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华北一带则称为“泰山娘娘”。位于泰山顶上的碧霞祠系元君上庙和祖庭,是泰山奶奶碧霞元君信仰的发源地,因此也可谓是泰山老奶奶的家。自明清以来,每年都有...
在泰山的桃花峪口,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元君庙,它是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西行宫。这座庙宇的古柏参天,是泰山上唯一一座庙门朝西的寺庙。院中的两棵柏树和松树相对而生,郁郁葱葱,枝叶盘旋,如同龙凤一般,因此人们称它们为“龙柏凤松”。元君庙的大殿内供奉着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右边配殿分别祀奉天官、地官和水官,而...
泰山灵应宫,原名天仙祠,是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的下庙,位于泰安市灵山大街311号(与校场街交汇处东北角),为泰山老奶奶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相比泰山顶上的上庙碧霞祠,其具有处在市中心的便捷优势,所以每逢初一十五,都有许多的虔诚信众前来敬香朝圣,逐渐成为泰安市民礼拜泰山奶奶的新去处。《泰山道里记》有...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交合是宇宙万物生长的根本之道,而碧霞元君、即泰山奶奶被视为阴阳交合之道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泰山奶奶还被人叫做送子娘娘。起初,岱庙侍奉的是泰山神,碧霞元君只是陪神。宋代以后,大概是因为北方望族南迁的原因,这位泰山女神突然火了,碧霞元君在民间的影响日益扩大,元君庙遍及全国。...
随之,泰山周围及全国也陆续建设了众多的元君庙,其中就包括位于泰安城蒿里山东面的灵应宫。灵应宫原名天仙祠,又称碧霞元君下庙,创建于明正德年间,它东濒东更街,南接灵山大街,西靠校场街,又西是蒿里山。明万历三十九年敕令拓建,赐额“灵应宫”,主祀碧霞元君。总体呈五进制院落布局,自南向北依次为...
至今,每年这一天,泰山碧霞元君上中下三庙内,前来祭祀的信众络绎不绝,成为泰山一大盛景。之所以碧霞元君3庙至今愈发繁盛,是因为在老百姓心目中,碧霞元君集女性的善良、仁慈、美丽于一身,成为受人尊敬、信赖的女神,人们都愿意将自己的彷徨、苦闷向这位慈祥的老母倾诉,以期得到她的护佑、赐福!我是@泰山旅游...
《泰山碧霞元君庙》是清代诗人阮元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作品原文 元君唐代宅,帝女巽宫封。向背分齐鲁,高明冠岱宗。万山阶下小,双曜殿前逢。斗柄回霄极,霞标建日舂。铜瓴栖翡翠,藻井倒芙蓉。恍惚堂生树,精诚牗见松。临轩增地厚,卷幔发天容。帔接星文动,裳垂水绣秾。洪河衣带阔,沧海镜花镕。挽洗盆...
泰山灵应宫,位于泰安城西南隅,蒿里山东侧,是碧霞元君的下庙。这座建筑群南北长约150多米,东西宽约40余米,占地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是泰山碧霞元君上、中、下三庙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建筑群。灵应宫的山门南临灵山大街,采用单檐卷棚歇山顶的砖石结构,拱形门,面阔5.25米,进深7米,通高6.9米。山门内东西两侧原本设...
盘古倒下后,他的头颅化为了巍峨的泰山,成为了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泰山的来历,充满了神秘与传奇。泰山上的碧霞元君庙,分为上庙、中庙和下庙。汉武帝登封泰山时,在大观峰南侧建造了东岳庙,这是山顶祭祀泰山神的场所,被称为“东岳庙上庙”。民国时期,东岳庙被毁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