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敬飞:按《史记》中管仲的说法,上古时期至周代一共有72位帝王封禅泰山,管仲自己也只列出了12位,最后一位是周成王。据顾颉刚先生推断,封禅之说起于战国,该判断基本为学界肯定,这样周成王等上古三代君王是否曾封禅泰山便有了疑问。《春秋左氏传》和《公羊传》都记录了郑国用天子所赐泰山汤沐邑(是指诸侯朝见天...
对于泰山封禅,意思是在离天最近的地方,接受着上天加持,代表自己受命于天。而最高的地方,就是五岳之中的泰山,所以封禅,也叫作泰山封禅。那是最高的成就,也是最高的荣誉。(二)泰山封禅的皇帝 第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是秦国始皇帝嬴政。他在统一六国的三年后,到了天下第一泰山,在此封禅,表明自己的功绩。
第一个封禅泰山的是始皇帝嬴政;作为统一六国,开创皇帝制度、车同轨书同文、奠定大一统基础、建立众多丰功伟绩的千古一帝,嬴政的作为广为后人传颂。公元前219年嬴政封禅泰山,从此之后泰山封禅成为了历朝皇帝都渴望活动 第二个封禅泰山的是汉武帝刘彻;汉武大帝对内颁布推恩令,蚕食诸侯加强集权,稳固了大一统;对外开疆...
这个时候,那个博古通今的李斯献上了自己的计策。他对皇帝说,齐国的泰山是神山,上通天堂,下达四方,上古的帝王都去封禅过,都是通过泰山封禅才领受了上天意志的。始皇帝也可以通过去泰山封禅,向上天禀告天下已经一统的伟大业绩,也能够得到上天的神示,受命于天。李斯的计策正与嬴政的心理不谋而合。为了让被抛弃...
众所周知,泰山封禅是古代皇帝向上天彰显自身政绩,表示受命于天正统性的仪式,曾经是中国历朝历代渴望有所作为的皇帝的终极梦想。历史上曾经到泰山封禅的皇帝只有五个,其中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武则天、唐玄宗无一不是雄才伟略的霸主,都开创了一代盛世。
泰山封禅是指在太平盛世时,皇帝举行的祭祀典礼,旨在向天地祈祷,报告自身功绩,并祈求天佑。这一传统早在夏商周时期即有记载,最早见于《管子・封禅篇》,后来在《史记・封禅书》中得以详细叙述。根据古籍记载,泰山被选为封禅地的原因在于其在五岳中的最高,被认为是最接近天的地方。战国时期,齐鲁地区的儒士...
中国历史上,泰山封禅是一项古老而神圣的仪式,代表着君王对上天的致敬和对国家成就的彰显。然而,泰山封禅并非每位皇帝都能资格参加的典礼,它背后有一系列条件和含义。泰山封禅,源于封和禅两个词。"封"意味着祭天,"禅"则代表祭地,而泰山则是中国境内最高的山峰,因此被认为是最接近上天的地方。古代君王前往...
封禅泰山的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大一统王朝的帝王。何为大一统王朝?简单来说,就是已经完成统一大业的王朝。比如秦朝、汉朝,这些都是公认的大一统王朝,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所以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都有资格去泰山封禅。从三国时期到南北朝这段时间里,由于中原地区长期动乱,国家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所以这一时期...
一、泰山封禅的起源与发展 商周时期的起源 泰山封禅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时期。据史料记载,商汤曾举行封禅仪式。在那个久远的时代,人们对天地怀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普遍认为通过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能够与天地神灵进行沟通,进而获得神灵的庇佑。商汤作为一代贤明君主,其封禅之举不仅体现了对天地的敬畏,更是向天下宣告其...
宋真宗: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封禅术。 文/全历史拓跋云 1008年11月23日,宋真宗赵恒封禅泰山。 此次封禅,前后花了共四十七天时间。用《续资治通鉴》中的说法是,“帝自东封还,群臣献贺功德,举国若狂”,就是说宋真宗封禅归来,群臣为宋真宗歌功颂德,全国老百姓都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