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书》记载,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立常平仓,丰则籴,俭则粜,以利百姓”。晋武帝设常平仓有利于( A ) A.保障民生需求 B.维护宗族团结 C.提高粮食产量 D.带动人口南迁2.题2图所示为西晋时期的青瓷灯,造型新颖别致,釉色晶莹纯净。据此可知,西晋时期 ( A )题2图 A.制瓷水平较高 B.北方人口南迁...
及武帝泰始四年,诏刺史二千石长吏曰:“古之王者,以岁时巡狩方岳,其次则二伯述职,不然则行人顺省。故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下情上通,上指远谕,至于鳏寡,罔不得所,用垂风遗烈,休声犹存。朕在位累载,如临深川,夙兴夕惕,明发不寝,坐而待旦。思四方水旱灾眚,为之怚然。勤躬约己,欲令事事当宜。常恐...
年号(年份)[公元] 月份 事件 备注 268年 晋泰始四年 吴宝鼎三年 1 晋以尚书令裴秀为司空,尚书令职由贾充代。晋律令完成成,封爵赐帛各有差异。司马炎躬耕藉田。 2 晋增置山阳公国相、郎中令、陵令、杂工宰人、鼓吹车马等。晋罢中军将军,置北军中候官。以东海刘俭有卓越品行,拜为郎。晋以中军将军羊祜为尚...
2.《晋书》 记载晋武帝泰始四年 “立常平仓” ,“丰则籴,俭则粜” , 储备粮食 , 以利百姓。 政府设常平仓有利于() A.保障民生需求 B. 维护宗族团结 C.提高粮食产量 D.带动人口南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2.A 【解析】 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政府采取干预经济的措 施以稳定市场并保护百姓利...
泰始四年(268年),王元姬崩逝,终年五十二岁,谥号文明皇后,与司马昭合葬于崇阳陵。 3 0 2024-01-15 22:43:05 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您当前的浏览器不支持 HTML5 播放器 请更换浏览器再试试哦~ 投币 AI视频总结 测试版 记笔记 - 群青 知识 人文历史 ...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晋书》记载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立常平仓,丰则籴,俭则粜,以利百姓” 。 政府设常平仓有利于() A.保障民生需求 B.维护宗族团结 C.提高粮食产量 D.带动人口南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反馈 收藏
麓山寺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是第一个到湖南传播佛教的僧人竺法祟所建,距佛教传入中国仅200年左右,它不仅是湖南第一所佛教寺庙,也是我国早期佛寺之一。因此,麓山寺山门上有一副“汉魏最初名胜,湖南第一道场”的对联,说明了它的历史地位。寺庙内观音阁前有两棵罗汉松据说历史十分悠久。寺边有素斋馆,口...
天命不神秘了,忠诚不值钱了,笼住官僚系统的最关键一环掉了,成本开始变得极高,方方面面的野心再也压不住了。几百年来都是在宣扬忠臣,那西汉是周勃父子两代,挽救大汉危机。虽然最后周亚夫死得挺憋屈的,但后世是有评价的;霍光虽然废帝虽然子孙作乱,但他这个人对于大汉是砥砺忠臣,最终麒麟阁的编制,人家是功臣之首;...
解析 A 【答案】根据材料“立常平仓,族协之,丰则籴,俭则粜,以利百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府设常平仓有利于维护农民利益、稳定社会秩序,保障民生需求,A符合题意;维护宗族团结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提高粮食产量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带动人口南迁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故选:A。
一、265年、泰始元年 吴改元甘露。八月文王司马昭卒,太子炎即相国、晋王位。九月大赦。冬吴迁都武昌。十二月,十三日魏帝禅位;十七日炎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泰始;十八日尊曹奂为陈留王,居邺城,一切待遇按曹魏待汉献帝做法。帝封大量宗室为王并赋重权,吸取魏宗室孱弱教训,矫枉过正地把权力核心集中到宗室之手。